“轰、轰、轰……”夹杂着工地作业的嘈杂声,在广东精铟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精铟海工”)的里水新生产基地里,作为总经理的吴平平赶在搭飞机前,还特地为到来的访客介绍:“你看,这就是升降系统试验平台,2016年获得了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的设备。”
这是一款为佛山相隔十年后再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的海洋工程设备。而这款帮助海洋工程平台“站”到海上的设备,过去只能依赖进口。
视研发创新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精铟海工,在长达365日专注破解材料工艺的努力下,填补了国内的技术空白,首创第一台国产化的海洋工程平台的升降系统。
实际上,作为一家成立仅10年的海洋工程设备企业,国产海工“三件套”的首创全部来自于精铟海工,且目前三款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都达到了第一。截至目前,这只“佛山无影脚”还进入了中石油、中海洋、波斯湾等国内外海洋工程中。
迎着“海风”,精铟海工如今还走在了“掘金”海洋风电的路上,从造设备走向了造平台,而即将推出的不惧风浪,能“站”起来的风电平台,无疑将助力这只“佛山无影脚”踏入更深的海域。
首创国产海工“三件套”:“佛山无影脚”踏进国际市场
“这台是锁紧试验机,那边是升降试验机……”走在精铟海工位于里水的新生产基地里,担任精铟海工副总经理的马振军指着地上一个个大型零部件介绍。
在行业里,这家海洋工程设备提供商被称为“佛山无影脚”。
作为一家今年销售额预计将达1.8亿多元的企业,公司仅有95人,其中超过50%属于研发人员。“精铟海工主要做的是研发、设计、装配、调试等,加工生产全部外包。”马振军说。
这恰恰是精铟海工早年从广州迁到佛山的原因。在生产制造上,佛山产业链完善。就在南海区内,精铟海工能够找到公司所需要的主要生产材料以及制造加工厂。
设备来自“佛山制造”的同时,赢得“无影脚”之称的背后,更是基于精铟海工所提供的海洋工程设备,很大程度上,正是为海洋工程的施工提供“站稳”的功能。
“以升降平台为例,精铟海工要做的就是让平台能够站到海底。”马振军表示。以钻井平台为例,在平台中间,正是利用了升降系统等海工设备,通过把一节节的钢结构桩腿放入海里,为平台下方造出“脚”,使平台能够站起来,不受风浪浮动的影响。
实际上,在这些海洋工程设备中,精铟海工还是第一家自主研发出海洋工程“三件套”的中国企业。
据悉,升降、缩紧、滑移三大设备,被称为海洋工程“三件套”。过去这些设备长期是靠进口,而精铟海工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不仅填补了国内技术的空白,产品还成功进入了中石油、中海油、中船重工的海洋工程项目中。
值得注意的是,“佛山无影脚”还打开了国际大门。“我们第一张订单是来自于中东。”马振军说。目前,精铟海工的升降设备已运用到了当地的海上石油开采钻探中。
夺省科技进步奖的背后:365个日夜只为验证一个工艺
对于一家成立仅10年,便迅速成长为中国海洋工程核心设备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企业,精铟海工技术创新研究院副院长陈峰认为:“关键在于精铟海工视研发为企业的核心优势。”
数据显示,目前精铟海工已经获得了28项发明专利,还有32项进入实审阶段的申请发明专利,总计有60项发明专利。
一个个发明专利的背后,投射出精铟海工对于创新的重视。其中,公司攻克的海洋石油自升式钻井平台升降系统,被评为2016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对此,马振军表示,公司起步阶段以做锁紧和滑移设备为主,这两大设备的技术壁垒相对不是太高,企业很快研发出自己的产品,并形成销售。然而这两款产品的产值有限。于是,在2012年,企业决定要攻克“三件套”中最难的设备,升降系统。
但这并非易事。从技术的角度看,升降系统所涉及的技术知识储备与此前的产品完全不同,调动的产业链也是完全不同。“如果说做锁紧、滑移设备的难度系数是1,那么做升降系统的难度系数则是8到9,这对企业来说,是全新的挑战。”马振军说。
最大的难点就在于解决材料性能的问题。在海洋工程平台上,通常很多材料做出来后,在海洋运用时会因浸泡在海水中,而破坏材料的功能。
为了找到合适的材料,在验证材料的工艺上,精铟海工用了1年的时间。其中,大部分的时间就花在了齿轮上。
据悉,当时精铟海工专门找了宝钢炼钢,每炼出一批钢材,就被拿去磨成齿轮,然后进行测试。有时候测试一段时间,齿轮就崩坏了。最终光这个项目硬件的损耗花费就达到了5000多万元,而这种硬件的损耗还不包含在系统成本投入之内。
回忆起当时的研发过程,马振军表示,在那段时间,全公司几乎只干研发这件事,最紧张的时候,试过连续3个月不分昼夜,不断更换材料方案。
这样的研发力度下,最终研发出的升降系统成为了佛山时隔10年后再次拿到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的项目,而目前,精铟海工在升降、锁紧、滑移三件套的国内市场占有率都达到了第一。
从造设备走向造平台:抢抓海洋风电发展“风口”
显然,精铟海工并不满足于此。“我们希望抢抓海洋风电发展的黄金期。”马振表示,此前精铟海工的设备更多是用于海上石油行业,而这几年国际油价的浮动变化下,由于前期石油企业压缩开采进度以保生存,油气开发项目投资受到很大的成本压缩,海工装备运营市场下行之势突出。
与此同时,另一个“风口”已出现。
风电被称为继火电、水电后成为中国第三大电力来源。“目前中国的风电主要来自陆上风电,与陆上风电相比,海上风电具有海上风源稳定、风机利用率更高等优势。”陈峰介绍。
而政策的“东风”也已经来临,根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十三五”海上风电规划显示,除去《全国海上风电开发建设方案(2014—2016)》中的已规划项目开发容量,广东省中长期还有900万千瓦有待开发。
“预计中国到2020年,海上风电总市场容量高达6000亿元。”陈峰表示。
“掘金”海上风电市场,精铟海工从造设备走向了造平台。不久前,在南沙港附近停泊KOE—1号(即“精铟01”),如今已经在江苏大丰海域进行作业,而这正是精铟海工的第一座海上风电安装平台。
据悉,同样作为国内首创的可连续式升降系统,业内常用的不可连续式升降系统上升速度约为8米/小时,而精铟海工01可连续式升降系统的上升速度为12米/小时,相当于过往的1.5倍,有效提升了平台的海上作业效率。
如今,精铟海工还在研发“精铟01”的2.0版本,即“精铟02”。据马振军透露,精铟02相比精铟01,是首例使用石油平台的升降装置,吊机更大,使海上风电安装平台全面达到海上石油平台的标准。
“过去安装和维护海上风电要等到风平浪静,但融入可以站起来的装置后,精铟海工的海上风电平台的作业,受任何风浪的影响程度将会大大减低,作业窗口将会更大。”马振军说。
不惧风浪者,也必将步入更深的海域。
成大事者为何都不缺“小运气”?
成立仅10年,迅速崛起成为国内海洋工程核心设备“三件套”市场占有率第一,在注重创新的背后,精铟海工副总经理马振军认为公司的发展还离不开一点“小运气”。
在2012年研发“三件套”中最难的升降平台时,一方面对于如何破解材料工艺,是一个让精铟海工感到很“头疼”的难题;另一方面,让精铟海工更担忧的是,作为一个新锐的海洋工程设备提供商,造出来的升降设备是否有人敢用呢?
马振军直言,这是一个在研发期间,长期萦绕于他脑海里的问题。然而,对于精铟海工来说,在研发投入上,依然毫不含糊。一个数字足以说明这一切。在研发升降系统的项目中,据悉,这个项目硬件的损耗花费就达到了5000多万元,而这种硬件的损耗还不包含在系统成本投入之内。
在产品研发出来后,“小运气”突然来临。由于当时国际的海洋设备销售市场处于“卖方市场”,对于海外的某个订单,因为原来的海洋设备商订单忙不过来,选择放弃,进而给精铟海工带来了机遇。
而恰恰是这个项目成为了精铟海工升降系统的标杆工程,企业因此迅速打开市场。
纵览国内许多成功企业的发展,人们会惊讶发现类似的“小运气”似乎频频降临于他们。但实际上,从更深的层面看,得以被“小运气”眷顾的背后,这些企业无一不是注重创新,有着过硬技术实力的特征。
大道至简,这背后诠释的不就是:机遇永远留给做好准备的人?
“我们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竞争者,最好的办法就是加快自主研发的步伐,比别人快一步是保持领先的最好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