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宝武”)总经理陈德荣来说,过去的一年公司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一是宝钢和武钢两大国内钢铁巨头的联合重组,二是国务院国资委明确中国宝武成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央企。
联合重组让中国宝武以近6000万吨的粗钢产量稳坐国内钢铁老大的位子,但陈德荣并不满意,“目前我们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二,我希望中国宝武可以做全球钢铁行业的引领者。”
为此,中国宝武制定了全新的五年规划,各个业务板块的部署和体制机制的改革也已启动。
调整:整合与压减并行
2016年12月1日,由原宝钢集团和原武钢集团联合重组而成的中国宝武在上海揭牌,陈德荣介绍,宝钢股份吸并武钢股份后,通过实施“百日计划”,目前整合工作已经按节点保质保量完成了440余项计划任务、近120项里程碑工作、40个协同项目。
“比如钢铁主业方面,我们把两家的供产销研一体化整合,相近的产品专业化分工,包括两家在国内外都有大的营销中心、研发机构等,都通过整合提高效率,尽量减少重复建设。”陈德荣介绍,同时双方的技术、研发成果等也实现了共享,包括供应商的共享采购以降低成本,算下来第一年就可以省好几个亿。
整合的效应从报表上也有所体现。陈德荣透露,今年1~10月,中国宝武实现营业收入3888亿元,同比增长55.4%;利润145.6亿元,同比增长66.6%。“从国内钢企对标情况看,中国宝武业绩继续领跑,全年预计大幅超额完成预定目标。”
当然,收入利润的大幅增长,也与国内钢铁行业的整体回暖有关。今年以来,随着钢铁去产能工作的推进,整个行业产能过剩的状况得到了缓解,从而使得全行业效益得到提升。
以中国宝武为例,在2016年化解过剩产能997万吨(占全国去除过剩产能总量的15%)后,2017年545万吨化解目标也已完成,提前一年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三年化解目标。
陈德荣告诉记者,除了压缩过剩产能,公司也一直在压减一些不符合集团整体战略、盈利又看不到前景的旗下企业,今年5月25日已完成压减法人59户的第一阶段目标,12月25日压减法人92户的第二阶段目标也有望完成,实现总法人户数压减25%以上,以进一步聚焦主业。
愿景:不只是国内老大
不过,中国宝武的“野心”并不止于此,在公司公布的《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发展规划(2016~2021)》中,就明确提出到2018年钢铁产业要保持7000万~8000万吨的产能规模,2021年产能规模为8000万吨~1亿吨,2016年,中国宝武的粗钢产量为5840万吨。
“这一轮我们提出产能规模要到8000万到1亿吨,未来进行行业整合是必由之路,而不能像以前一样投资新产线来扩大产能,这也是产业集中度逐步提升的过程。”陈德荣对记者指出,包括如何在“一带一路”相关国家进行战略布局。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4月,中国宝武就联合WL罗斯公司、中美绿色基金、招商局集团,共同发起四源合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基金(下称“四源合基金”),基金规模初定400亿~800亿元,这也是中国第一只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基金,希望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参与中国钢铁行业去除过剩产能、出清僵尸企业、加快兼并重组。
不久前,重庆钢铁(01053.HK、601005.SH)发布破产重整新进展公告,透露四源合基金以及重庆战略性新兴产业股权投资基金拟共同出资设立钢铁平台公司作为投资人参与公司重整;不过公告未显示具体出资比例。
对此,陈德荣告诉记者,重庆钢铁是四源合基金筹建以来参与的第一个重组项目,预计未来成渝地区对钢铁产品特别是高端产品的需求也会比较高。
陈德荣进一步透露,除了牵头组建四源合基金,中国宝武还争取在年内组建专业性的冶金资产管理公司,并组建各个战略新兴单元的产业基金,同时加大“一带一路”相关国家项目的投资力度,除了钢铁主业,还包括工程技术、海外金融等。这些都是中国宝武作为国有投资公司试点所进行的资本化尝试。
未来:多元产业与混改启动
除了钢铁主业的扩张,相关多元产业也被写进了中国宝武的新五年规划中,包括新材料产业、现代贸易物流业、工业服务业、城市服务业、产业金融业。
“我们制定的这一轮规划,就是要实现差异化的发展战略,在中国宝武内部,钢铁主业和多元产业发展还存在不平衡,多元产业发展不平衡主要体现在低小散的情况比较突出,产业布局宽,但聚焦、融合不够。”陈德荣指出,因此,多元产业要在未来两年内基本完成内部整合,培育若干个百亿级营收、十亿级利润的企业,构建平抑周期风险和投资回报率波动的产业组合。
据记者了解,目前中国宝武已经成立了聚焦融合推进领导小组和化工、信息技术、金属制品、环境资源利用等四个项目组,并在开展整合融合方案的研究策划。
陈德荣更是透露,最近正在考虑实施任期经营责任制,对不同的单元提出了不同的考核要求,从体制机制方面加大约束力度,使规划能够更好地落地。
如何能够创新体制机制,也是陈德荣个人最关注的公司面临的挑战。为此,公司决策层选择两年前投资20亿成立的欧冶云商做混改试点,希望通过股权开放及员工持股来加速打造第三方钢铁电商平台生态圈。
今年5月,本钢、首钢、沙钢等钢铁企业,以及普洛斯、建信信托、三井物产等上下游企业成为欧冶云商的新股东,当时参与增资的还有欧冶的核心员工持股平台,欧冶也是国资委首批十家央企员工持股试点企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