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广船国际为瑞典Wiby航运公司建造的50000吨级化学品/成品油轮F型1号“大西洋”号、F型2号船“太平洋”号在荔湾厂区签字交船,为广船国际全面完成2017年生产任务目标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大西洋”号和“太平洋”号签字交船,广船国际副总经理金利潮、周旭辉出席签字仪式。
据了解,这艘船配置了先进的TCS轨迹跟踪系统,可在海上实现无人驾驶。这套系统采用了精密的电子海图和自动舵,可以自动根据预设航线进行曲线航行,自动规避岛礁。
“我参加了1号船试航,船根据预定航线跑了8个多小时,100多海里,而且是跑S型曲线,左右偏差不超过50米。”军工事业部工程部部长助理何锋介绍说。
这两艘船分别于今年7月份和8月份下水,其中2号船是广船国际荔湾厂区船台下水的最后一艘船。在搬迁和生产同步推进的情况下,这两艘船在码头建造过程中,依然严格按照前期策划实现既定目标,并在各领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十分难能可贵。
1.下水后15天发电机动车报验;
2.下水后28天甲板面完整性报验完;
3.首制船试航只用了7天(其中试航期间需要测三个吃水状态的航速);
4.试航期间没有发生设备拆套需动用汽车和拖轮送零件的纪录;
5.试航后货油舱无锈点;
6.试航前手尾低于200条,达到考核要求(实际157条)。
“1号船做得辛苦,尤其是在甲板涂装之后,第二天就要做空船试验。涂装期间,我们的工作无法开展,涂装一解封,我们全部都上去抢,通宵干!”军工事业部甲装课工长曾荣祥介绍。
甲装课员工在1号船进行交船前的手尾处理
他的说法也得到了项目经理赖廷渌的印证。据介绍,这两艘船的货油舱内的铁舾件全部采用不锈钢材质,本身安装施工难度就大,还需要全部进行钝化处理。为了确保特涂打砂节点,甲装课组织大量劳动抢进度,连续干了好几个通宵。
F型2号船总指挥郑鹏飞回忆起这一路走来的艰辛,他动情地说,在试航期间,看着这艘船在海上全速前进,自己心里感慨万千,很难想象这艘船是如何从刚下水时的样子,一步一步走到今天。
他说,这艘船的下水状态欠佳,尤其是甲板面,大部分的铁舾件和管路都不完整,码头周期短,建造难度非常大。在项目组协调组织,施工课狠抓设备安装以及区域完整性,经过一个多月没日没夜的抢进度,才终于报完甲板面完整性。在船台阶段,船东提出了大量机舱区域的修改项目,导致各个调试项目推进缓慢。各施部门主动作为,细致跟踪手尾,最后赢得船东称赞,并抢在机舱涂装之前完成主机动车这一关键节点。
F型1号船总指挥陈海川介绍说,这两艘船在甲板涂装的时候,涂装部从南沙厂区抽调人员进行支援,改变过去甲板分“两轮6天”的做法为“一轮7天”的做法,为码头周期缩短了宝贵的5天时间。
到12月份,两艘船终于要试航了,船东估计,1号船试航最少要11天,因为该船在试航期间要先后完成结构吃水、设计吃水和满载吃水3种状态下的航速,仅是给船舶加水,都需要耗费不少时间。然而,实践表明最后只用了7天就完成试航。2号船船东认为试航至少需要9天,后来也只用了6天就顺利完成试航任务,船东对试航结果非常满意。
俯瞰船上一角,一名员工正在处理手尾
赖廷渌说,在这两艘船的建造过程中,最让他感动的是质量经理童福,在1号船还有两天就要试航的时候,童福的奶奶不幸去世。质量经理是项目组和船东、船检之间沟通的重要桥梁,如果童福不能参加试航,换其他人去的话,临阵换将,肯定会给试航工作造成影响。但从情理上讲,奶奶去世,做孙子的无论如何都应该去送她最后一程。
“遇到这样的事,如果他说要回去,我们肯定也是无话可说的。” 赖廷渌说:“但当要去试航的时候,童福两眼通红地跟我说,‘我已经跟家里请好假了,等试航完再回吧。’”
“这实在是太难为他了,到试完航回来,我让他回去,他说奶奶的事情都处理完了,不回了,就这样一直坚持到现在也没回去。”
F型1号船计划于12月30日启航去长洲岛挂浮筒。由于受珠江上桥梁高度的限制,这两艘船都要到长洲岛附近完成最后的烟窗部分的装焊。12月28日,项目组织各施工部门召开离厂挂浮筒专题协调会。
元旦的假期又泡汤了,在珠江中间,顶着寒风,毋庸置疑,这又将是一场硬仗。搭载课安排了25人,准备24小时通宵轮班干,一日三餐都要通过拖轮送到船上去。
“晚上用小艇送宵夜不安全,你们自己多准备一点八宝粥吧!”项目经理赖廷渌在会上说。
“好的!”没有讲任何条件,搭载课主管二话不说,在笔记本上记下了这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