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月3日凌晨5点,满载进口锰矿石的“BIRTE OLDENDORFF”号货轮历经51天跨洋航行,自非洲加纳抵达中国青岛港。这是宁夏天元锰业集团组建天元航运公司以来的首次航行,自此,天元锰业从矿石原料采购、远洋运输、陆路接卸运回厂区的全物流产业链已经形成。这次首航,标志着宁夏这个内陆省区在“一带一路”上有了自己的远洋船队。
宁夏天元锰业集团是宁夏的大型骨干民营企业,是世界产能最大、产量最大,市场占有率最高,技术、设备、工艺最先进,产业链最完整、环保工作最完善的电解金属锰生产企业,位列2017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66位。
近年来,天元锰业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2016年11月,全面收购了国际矿业巨头——联合矿业公司。此次收购,使天元锰业从源头上控制了锰矿资源,为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奠定了坚实基础。联合矿业在澳大利亚和加纳有高品质的超大型锰矿,矿产潜藏丰富。2017年,加纳恩苏塔矿和澳大利亚乌迪乌迪锰矿已实现产量360万吨。天元锰业集团计划改造现有生产设施,提高生产效率,使加纳恩苏塔矿实现600万吨、900万吨、1200万吨的三年生产目标,澳大利亚乌迪乌迪矿从300万吨逐步提升至500万吨、再到800万吨的三年生产目标。
为确保海外资源顺利运回国内,降低综合物流成本,满足企业向海外发展的需求,天元锰业集团于2017年3月成立宁夏天元物流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从矿山到装货港口,从装货港口到国内港口再到工厂的海运和公铁运输,仓储保税,及成品配送整体物流环节,重组物流资源,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企业本着“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与矿石原产地积极协商,着力打造通畅的运输通道,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目前已与加纳政府达成优先推进铁路、公路、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的一系列投资协议。
在铁路建设方面,天元锰业计划对加纳西线63公里的铁路进行改造和新建。铁路建成后,运输能力可从每年不足100万吨大幅提升到每年1200万吨,既可保证锰矿石出口运输需求,也可为加纳经济发展起到促进和推动作用。
在港口建设方面,天元锰业计划对加纳塔科拉迪港进行升级改造,新建10万吨级深水泊位,并建设相关的配套设施。泊位建成后,港口吞吐量可从目前的每年300万吨提高到1200万吨,将大大提高加纳资源的出品量,帮助当地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为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货物联运效率,实现货物转运时间和空间的无缝对接,经多轮考察筛选,天元物流集团将青岛港确定为主港。”天元物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钧说,青岛港是全国港口的旗舰与标杆,服务质量、装卸效率、集疏运体系建设等方面优势显著。借助于青岛港良好服务体系和济南铁路局的大力支持,得益于青岛海关、青岛海事局、青岛边防检查站等口岸部门的支持,2017年7月以来到港的110万吨锰矿石得到及时卸货和发运,物流综合成本有效降低。今后,天元锰业将加大与青岛港的合作,预计2018年将卸货发运300万吨以上。真正地实现港企互惠互利,利益共享,合作共赢的目标。
青岛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大港分公司经理曹方良说,“宁夏天元锰业集团首船抵港,意味着青岛港又增加了一个大客户。青岛港是世界第七大港,也是全国海铁联运的行业龙头,两者的合作是强强联合、主动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举措。下一步青岛港将整合各方面优势资源,提供效率更快、质量最优、成本最低的服务,把天元物流集团这个大客户留在青岛港。”
记者在青岛港前港公司码头看到,巨大的门机抓斗从船舱将锰矿石抓取到传送带,源源不断运送至堆场,然后将采用铁路和公路运送至中宁厂区。据介绍,天元物流集团首艘抵达青岛港的货轮长250米,宽42米,吃水15.2米,为世界顶级船东德国奥登道夫迷你海岬型散货船队中的一员。2017年10月,天元航运和奥登道夫订立租船合同。据保加利亚籍船员Yancho Mateev介绍,这艘船11月6日在加纳塔科拉迪港进行装港作业,6天后完货离港,途经好望角驶入印度洋,后经马六甲海峡北上,历时51天,跋涉10673海里,抵达青岛港。
该轮的抵达标志着天元物流集团完整高效的调度指挥体系基本建立,以生产计划为统领、国内外信息联动、港口合理选择、陆海联动、内外畅通、双向互济的大物流局面基本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