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国际经贸发展预期稳健,航运市场有望进一步趋稳向好,对造船市场的回升发挥积极作用。但现阶段,船舶工业依然面临着运力和产能双双过剩的结构性矛盾,基本面依然较为脆弱,复苏之路难免遭遇诸多挑战和不确定性。
2017年新船成交量大增翻番,新船价格仍在谷底徘徊
2017年以来,受航运市场向好、新船价格低位等多重利好刺激,船东的新船投资信心与意愿逐渐加强,再加上货主与租赁公司的推波助澜,全球造船市场新船需求大幅反弹。
2017年全球新造船市场全年累计成交新船订单7264万载重吨,同比大幅增长133%。从全年市场走势来看,2017年初,航运市场向好态势增强,船厂加大营销力度,部分船东已出现订船意向,并逐步释放订单。随着二手船与新船价差不断缩小,船东的新船投资积极性日趋增强。同时,淡水河谷、嘉吉等货主也趁市场尚在调整之际,释放了长期租船协议,进一步推升新船成交量。特别是2017年9月份,一批超大型集装箱船、VLOC订单集中生效,单月成交量突破1400万载重吨,创近两年月度最高水平。第四季度,造船市场行情略有回落,但临近岁末,船东考虑到船厂年后存在提价可能,大多执行了前期合同的备选订单,或者落实了洽谈已久的订单意向,造船市场再度迎来一轮订单小高潮。
但也需要清醒认识到,2017年成交量的反弹,是在此前几年市场连续单边下行后出现的周期性机会,与“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的亿吨以上的成交水平相比,现阶段造船市场依旧处于谷底调整状态(见图1)。
与此同时,新船价格谷底徘徊,意欲盘升,而船厂盈利难的问题仍在延续。
由于2016年造船市场出现“订单荒”的局面,船厂手持订单量急速萎缩,为缓解未来开工缺口的压力, 2017年年初,韩国造船企业率先采取下调毛利空间、低价抢单的策略,开启了造船市场的价格战。特别是在超大型集装箱船项目和淡水河谷的VLOC项目中,价格厮杀空前激烈。但另一方面,年内船用钢板价格单边快速上行,持续抬高船厂的造船成本和心理价位底线,从而不断挤压新订单的盈利空间,甚至打破了盈亏平衡。年中之后,受成本和船位因素支撑,主力船型的新船价格基本止跌企稳,部分市场需求较为活跃的典型船型,新船价格开始出现上涨。从指标看,2017年第一季度,克拉克森新船价格指数和新造船价格中国指数,分别触底至121点和940点,此后盘整回升,并于2017年12月份分别回升至125点和1016点(见图2)。
二手船市场方面,则进一步升温,实现量价齐升,而船舶拆解力度有所减弱。
2017年年初,航运市场运价走高,而二手船价格严重脱离实际资产价值,激发了船东的收购热情。再加上油轮、散货船领域船东的大规模并购重组,二手船市场急剧升温,全年交易量达到创历史新高的9425万载重吨,同比增长32%(见图3)。随着交易量的增长,二手船价格也水涨船高,尤其是好望角型散货船和卡姆萨尔型散货船。各船龄的散货船年内累计涨幅超过30%,其中,5年船龄的二手船价格,已经升至新船价格的八成左右。
拆解市场行情则有所回落。由于过去几年船舶已大规模送拆,当前船队的拆解空间明显萎缩,2017年全球船舶拆解量为3518万载重吨,同比减少21%。另一方面,随着航运市场企稳上行和二手船价值逐步回归理性,船东拆解老旧船舶的积极性开始减弱,老旧船舶平均拆解船龄也由2016年的历史最低水平26.6年,延长至目前的29.1年。
主力船型回升,中国资本涌入
从成交结构看,2017年,受总体与细分市场因素影响,油散集三大主力船型市场的新船需求,均较上一年的历史低谷水平出现明显反弹,部分细分船型成为需求热点。
集装箱船方面,2017年全球累计成交69.7万TEU,同比增长133%。但细分船型两极化的特点突出,其中,万箱以上船型订单29艘,包括20艘22000TEU超大型集装箱船,支线船订单79艘,与2016年相当,其余中型船舶市场仍处于寒冬。
散货船市场抄底氛围浓厚,新船订单呈加速释放态势,全年累计成交3251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33%。其中,VLOC市场持续放量,共成交27艘,其中来自淡水河谷项目的订单达26艘。此外,卡姆萨尔型船、纽卡斯尔型船以及超灵便型船市场也较为活跃。
油轮成交量升至2985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74%。其中,VLCC新船订单多达48艘,大中型原油轮和成品油轮的成交量均大幅增长。
此外,液化气船市场也明显回升,2017年累计成交338万立方米,同比增长80%,其中包括12艘VLGC和17艘大型LNG船。
2017年造船市场的另一大特点是,中国资本持续注入,欧美与韩日船东再生激情。
2017年,造船市场的订单来源较2016年更趋多元。具体来看,中国船东表现仍旧强势,特别是中资金融租赁公司,加大了与货主、航商的合作力度,下单总量超过1100万载重吨,对造船市场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再加上中小船东的助力,全年中国船东订造新船1433万载重吨,全球占比近20%,继续领跑全球市场。
欧美船东方面,过去一年,主流欧美船东以及基金机构的投资热情,逐步由二手船市场蔓延到新造船市场,2017年年初掀起了散货船和油轮的订造热潮,成为新船成交量反弹的催化剂和重要支撑。其中,希腊船东全年累计下单1237万载重吨,远超前一年,全球份额升至17%,仅次于中国。新加坡和挪威船东也分别投放了465万载重吨和382万载重吨的订单量。
2017年造船市场的一大看点是韩国船东的异军突起。尽管韩国航运业总体规模相对有限,但韩国船东下单十分积极,除市场内在条件外,韩国航运业与造船业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国内政府与金融机构的引导作用,以及淡水河谷VLOC长租协议带来的商业契机等因素,都成为韩国船东下单的重要动力。2017年,韩国船东累计下单911万载重吨,达到2016年的17倍之多,全球市场份额接近13%,创历史最高占比。
2017年,中日韩三国船厂累计接单6757万载重吨,全球份额之和达93%。其中,中国船厂新船接单量3223万载重吨,同比增长79%,全球市场份额超过44%,稳居首位。韩国船厂在2017年累计接单2777万载重吨,同比翻两番有余,全球市场份额升至38%。2017年,造船市场的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全球前十大造船集团的订单占有率达83.5%。
2018年船舶市场总体向好,新船价格或小幅上涨
2018年,航运市场总体有望趋稳向好,新造船需求或稳重有升。
目前,造船市场的手持订单规模已明显缩小,再加上老旧船舶的持续淘汰,全球船队运力增长速度仍将维持在3%左右,持续低于海运量增速,航运业过剩运力有望进一步消化和吸收。从主要船型市场看,集装箱运输市场和干散货运输市场的运力供需关系将持续改善,市场基本面将得到夯实。但油轮运输市场和液化天然气海运市场,运力过剩问题仍将十分突出,短期存在承压风险。
随着航运市场的进一步趋好,船东经营状况稳步改善,新船投资能力将得到加强。同时,造船企业仍将推行积极的营销策略,刺激船东投资订船。此外,压载水公约、Tier III等环保规定的实施,也将利好造船市场。预计2018年,全球造船市场新船成交量有望达到7500万载重吨左右。
从细分船型市场看,集装箱船方面,除超大型集装箱船外,其他船型市场将有不同程度提振。散货船市场将较为活跃,但VLOC需求将随着淡水河谷运输协议的尽授而回落。油轮方面,仅中小型成品油轮的需求相对可观,大型油轮市场或将下行。此外,液化天然气船、汽车运输船、客滚船等少数特种船市场,仍然值得关注。
2018年的新造船价格,存在小幅上涨的可能。
未来短期内,钢材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将对造船成本构成刚性支撑。再加上过去两年已有许多造船企业被迫退出造船市场,造船业的供需平衡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未来,国际新船价格将存在小幅上涨的可能,部分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与市场热点船型的价格,有望出现较为明显的上涨。
总体来看,现阶段船舶市场复苏仍面临着运力和产能双双过剩的结构性矛盾困扰,基本面依然十分脆弱,船东对市场的微小变化也空前敏感,产业链中任何一环的波动,甚至是小小的插曲,都可能引发蝴蝶效应。市场步入正轨需要自律,但从国际金融危机后的经验看,资本的逐利性和卖买双方的非理性,往往对市场产生随机性影响。因此,船舶市场的复苏之路仍存在诸多挑战和不确定性,后市发展需要密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