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由于面临的市场形势依然严峻、竞争日益激烈,能否有效降低成本已经成为决定船企能否保持市场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降则生,不降则死。”降成本是块“硬骨头”,想啃掉它,船企还需采取点“硬措施”。
市场形势决定船企有效降成本迫在眉睫。近年来,国际船舶市场虽然出现了回暖的迹象,但整体仍处于低谷,订单不足、竞争激烈仍是船企必须面对的巨大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以更低的价格抢下订单是许多船企经营承接的主要手段。一些船企为了“有饭吃、有活干”,甚至微利或保本接单,船企的竞争力也因此更多体现在成本承受能力上。从目前的市场形势看,这种情况未来几年仍将持续,船企需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并要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有效降低成本,为实现持续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有效降成本也是船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经济的鲜明特征。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当前,对于我国许多船企而言,成本高、盈利难已经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为没有利润,企业维持基本的生产经营活动尚且困难,更别说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科研开发、转型升级了。因此,船企需坚持效益导向,大力推进成本精益管理,不断提升盈利水平,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完成硬任务,必须有“硬措施”。当前,国家正在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进一步减轻企业税负,大幅降低企业非税负担。3月2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5月1日起将制造业等行业增值税税率从17%降至16%。这些政策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船企的成本,为船企“轻装上阵”参与市场竞争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然而,要想真正取得降本增效的预期效果,船企关键还是要在内部“动真碰硬”,本着“一切成本皆可控”的原则,进一步加大全员、全要素、全过程的成本控制力度。
从先进船企的发展经验看,开展成本对标和用市场价格进行倒逼是最有效的降本途径。目前,不同船企建造同样一艘新船的成本差异较大。以一艘6万载重吨散货船为例,不同船企的建造成本差异高达10%,成本低的企业可以实现盈利,成本高的企业却无利可图,甚至还会亏损。通过对标先进,成本高的船企可以更加直观地发现自身差距,找到关键“出血点”,明确改进方向,制定降本目标,持续提升成本管控水平。以市场价格倒逼目标成本是船企可采取的另一项“硬措施”。船企要坚持全面成本管理的理念,深入分析生产经营各环节的降本空间,做细做实成本测算,强力推进目标成本管控,细化、分解、下达成本目标到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对成本控制指标完成情况进行科学考核,做到奖罚分明,充分调动大家的降本积极性,确保实现成本目标和利润目标。
降成本的最终目的不在“降”,而是要为企业转型升级和持续健康发展提供足够的支撑和更多的动力,最终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作为我国装备制造业和海洋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广大船企要严格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挖内潜提效益,着力在降本增效上下工夫、求实效,明确降本硬任务,采取降本“硬措施”,努力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让企业高质量发展跑出“加速度”,为实现制造强国和海洋强国目标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