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全省首个船舶生活污水接收处置示范工程在长湖申线湖州城东水上服务区正式启用,该工程对在港船舶的污水监测、接收上岸、处理达标排放等实行全过程闭环监控,是我市在智能水运领域的全新探索,在省内也是首创。
作为全国28个内河主要港口之一,湖州港承担了全省内河近三分之一的货物运输总量,是交通运输部确定的全国首个“内河水运转型发展示范区”。当前,湖州正全力加快绿色水运体系建设,为推进船舶防污染工作,今年全市在辖区400总吨以上的湖州籍货船全部安装船舶生活污水储存柜的基础上,全力建设长湖申航道湖州城东水上服务区船舶生活污水接收处置示范工程。
据介绍,该示范工程采用北斗物联传感和智能控制新技术,船上的北斗智能污水储存柜,智能化、自动化程度高,具有液位自动控制报警、远程数据监控和调度、高精度流量监测、排放管控等功能。同时,水质在线监测安全可靠,污水处理高效稳定运行,每天处理能力达50吨,从线上线下“盯”牢船舶生活污水上岸处置、达标排放。市港航部门表示,今后,我市将建立以码头单位配套建设生活污水接收点为主、公共接收站为辅的船舶生活污水接收处置体系,到2020年底,全市基本实现船舶生活污水接收处置设施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