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长兴岛,骄阳似火。坐落于此的江南造船集团公司一派繁忙。巨大的船坞中,几艘舰船已进入最后的调试交验阶段。
目睹这样的熟悉场景,江南造船集团公司首席专家张国新心中依旧振奋。这位从车床工人起步的造船专家,投身我国舰船制造事业近50载。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那一年,他走上了舰船监造岗位。这些年,他先后监造20余艘军民舰船,带领团队完成第二代驱逐舰建造任务,实现国产新型万吨级导弹驱逐舰成功下水,见证了江南造船集团乃至中国舰船制造的快速发展。
“过去40年,我们一路奔跑,追平了与先进造船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
张国新有个习惯,只要出差到沿海城市,哪怕工作再忙,也要抽空到海边走走,闻闻海水的味道,听听波涛的声音。
小时候,张国新就特别向往大海。读书时,老师在历史课上讲到,鸦片战争列强从海上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大门。不知什么时候,造船梦的种子在他的心中悄然发芽,张国新暗下决心:“将来一定要造出先进的战舰来保卫祖国。”
1968年,18岁的张国新走进江南造船厂,做了一名普通的车床工人。每天加工螺丝、螺母,虽然人在船厂,却几乎接触不到船。张国新回忆那段日子:“当时就觉得现实跟理想差距太大了。”
然而,苍天不负有心人。凭着优秀的工作表现,张国新被江南造船厂推荐到上海交通大学深造,他选择了梦寐以求的船舶设计与制造专业。
机会来之不易。在大学里,他如饥似渴地学习知识。毕业返厂实习一年后,他走上了船舶监造岗位。
如果说设计师是在纸上为战舰绘就宏伟蓝图,那么监造师就是把纸上战舰“送”入大海的人。在船舶监造岗位上,张国新每天不仅面对设计图纸,还要负责物资和人员调配、协同工厂各个部门,事无巨细,件件都需上心。下班回到家,他依旧坚持“充电”,一本又厚又重的《舰船概论》和一本翻得卷了毛边的英汉字典成为他的“伴侣”。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主战舰艇与国外先进战舰有不小差距。1981年法国海军“贞德”号直升机航空母舰和“福尔班”号护卫舰来华访问。张国新走上两艘战舰,被宽阔的舰体和现代化的武器装备所震撼。
他终于等来了大显身手的机会。80年代中期,我国决定自力更生研制第二代导弹驱逐舰,首制舰的监造任务落到了张国新的肩上。
当时,国内还没有建造过这样的现代化战舰,配套装备涉及上千家厂商。张国新回忆:“当时压力很大,如果搞不好,无法向领导和同志们交代,以后研制先进主战舰艇的信心也会受到打击。”
张国新带领团队研究发现,按照现有的平面建造方法监造,新舰的质量和进度都无法保证。他大胆地提出了立体建造方法。这种全新的建造方法,对建造工艺和质量要求极高。他带领团队夜以继日地开展攻关,在国内大型水面舰艇的船体结构建造中借鉴民船设计成果,运用了全新工艺,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张国新参加了舰艇的每一次水面航行试验。“有一次上船试验,风浪特别大,我的五脏六腑快要吐了出来。难受归难受,可心情很兴奋,因为只有在这种恶劣的海况下,才能真正检验出战舰的质量和性能。”张国新说。
进入新世纪,“中华神盾”等一批主力战舰陆续问世。张国新带领团队在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上下功夫。他们总结出“一条半造船法”,让产品可以分为若干建造阶段,等时段、等节奏、流水化生产,使舰船的建造效率成倍提升。
2008年6月,江南造船集团公司迁至长兴岛,生产能力较之前成倍提升。张国新自豪地说:“过去40年,我们一路奔跑,追平了与先进造船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
“船厂是舰船的母亲,我们造的舰要经得起历史检验”
一次,张国新对一艘即将舾装下水的战舰进行检查,发现一处零件安装质量不过关。他语重心长地对技术人员说:“我们了解一个造船人,是通过他建造的产品来认识的。船厂是舰船的母亲,我们造的舰要经得起历史检验。”
“讲百年信誉,造一流舰船”的“江南精神”,早已融入张国新的血脉。
“你发现没有,新型舰外观线形特别平滑流畅。舰船一个大的分段,误差不超过3毫米。”在一艘正在建造的某型舰船前,张国新向笔者饶有兴致地介绍造船的新工艺。
正是这不超过3毫米的误差,曾让张国新一连十几天辗转反侧、一筹莫展。
“好舰要用好钢”,这是张国新一直以来的质量追求。某型舰在建造时,需要采用一款特种钢,这种钢强度高、韧性好、耐海水腐蚀性强,但焊接后很容易发生裂缝。几位经验丰富的焊接专家纷纷请缨,却一一失败。
眼看就要影响新型战舰的建造进度,张国新心急如焚、夜不能寐。“一定要啃下这块硬骨头!”他索性搬到工厂,与技术人员吃住在一起。在他的带领下,技术人员试验了上百种焊接方法,终于攻克了该材料的焊接难题。
通常来讲,每艘舰船有数百个大小舱室。底层舱室空间狭小,又没有通风系统,环境恶劣,员工只能躬身小心爬进爬出。江南造船集团公司装配首席技师耿隆征说,为了检查焊缝质量,张国新坚持每个舱室都要亲身查验,一艘船光“爬舱”距离就达到几十公里。
上世纪末,采用智能制造技术成为国际造船工业的潮流,国外部分船企基本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而我国船企仍以机械化、半自动化为主,在打磨作业等环节,仍然是手工操作。
“人控质量的传统做法很难适应新型战舰的建造,对焊接质量的管控必须升级换代。”在一次建造工艺分析会上,张国新提出了运用科技创新提升建造质量的想法。
张国新团队通过焊机联网建立庞大的数据库,用计算机测算和控制每一个焊接工作点的参数。在焊接过程中,电流、电压有丝毫差错,系统就会自动报警,中止工人操作。“全国技术能手”陈景毅兴奋地说:“‘机控质量’实现了船体的精密制造,真正把新型战舰打造成毫米级工程。”
熟悉张国新的人,都知道他有句口头禅:“决不让建造技术难题成为装备性能瓶颈。”近年来,张国新和他的同事们不断攻关,接连创造出多项推动工艺革新、提升建造质量的新技术,用“江南精神”打造出了令人惊喜的“江南速度”。
“和船在一起、想造船的事,让我有一种踏实的感觉”
张国新的母校上海交通大学被誉为“造船工程师的摇篮”,大师巨匠灿若繁星。
张国新记得,在一次交流会上,“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院士提出科研人员必须随身携带“三面镜子”——扩大视野的“放大镜”、放大信息的“显微镜”和鉴别真假的“照妖镜”。
张国新钦佩黄旭华“热的时候坚持,冷的时候也在坚持”的精神品质。这“三面镜子”也成为他为国铸舰的标尺和信条。
生活中,张国新习惯身着蓝色的工装,在施工现场与技术人员和工人打成一片。“和船在一起、想造船的事,让我有一种踏实的感觉。”张国新说,他心中的造船情结,让他一辈子也离不开船。
大学毕业后,学校领导动员他留校任教,他割舍不下心中的“造船梦”,毅然回到了他热爱的造船业。到了江南造船厂,张国新迅速成长为骨干监造师。这时,外企抛出“橄榄枝”,以丰厚的薪水和诱人的职位邀请张国新入职。张国新思前想后,为了军工人为国铸舰的那份使命,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夜来一笑寒灯下,始是金丹换骨时。结束一天的工作,吹着海风,读上几页书,是张国新一天难得放松的时候。
走进张国新的家,仿佛到了一个微型图书馆,书柜中摆满了历史人文、科学技术、工程工艺等方面的书籍。“知识改变命运。”张国新说,书籍是人类最好的朋友,读书能使人进步,也能带来快乐。
爱读书的张国新,时常会感到“知识恐慌”。为了更好地掌握国外造船业发展动态,能够与国外专家学者顺利交流,他自学英、德、日等多国语言,又在50多岁时自学了计算机编程。
“造军品,不仅要有良好的外语能力和丰富的舰船知识,还要有复杂工程的协调能力,监造岗位数十年的锤炼,为我打下了坚实基础。”张国新说,江南厂的造船人才已经发展到第四代,年轻的“江南人”大多有高学历,但每次与年轻人交流,他都不忘叮嘱年轻人要加强学习。
让张国新感到欣慰的是,一批专业素质过硬的中青年监造师已经成长起来,成为监造队伍里的生力军。
张国新对造船事业近乎痴迷,对家人却有深深的歉意。让母亲看看自己造的舰船,是张国新心中未能实现的愿望。母亲弥留之际,张国新正带领团队对某新型舰进行攻关,每天早出晚归,直至母亲去世。这个没能兑现的承诺,成了他永远的遗憾。
张国新与妻子感情甚笃。某型舰试航在即,妻子突然病倒。为了保证装备如期服役,他毅然选择随舰出海。3个月的试航顺利完成,张国新迫不及待地赶回家看望妻子。妻子看着他新添的白发,心疼地说:“你回来了,我也能下床了。”
从青葱少年到花甲老者,张国新一生看淡得失,一心只为造船,“一辈子干好一件事”的工匠精神在他的身上得到完美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