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在第10号台风“安比”即将影响我国近海之际,中国科学院近海观测研究网络——三锚式浮标综合观测平台顺利布放于浙江舟山海域并实施观测,一场紧张的“赛跑”正在进行。
“哨兵”开启首次重要数据观测
7月19日晚7点,三锚式浮标综合观测平台外围三个保护小浮标安装完毕;7月20日中午12点,三锚式浮标综合观测平台布放使用的三个五吨抓力锚和10节锚链整理完毕,待命装船;7月20日晚8点,三锚式浮标综合观测平台做完最后调试和定位测试等工作;7月21日中午11点,布放船只开始吊装小浮标和锚链等设备,正式布放工作开始;下午3点,第一套保护小浮标顺利布放完成;晚7点,第二套保护小浮标和15米大浮标链接完成并顺利布放;晚9点,第一套保护小浮标和15米大浮标链接完成;晚11:45,第三套保护小浮标和15米大浮标链接完成并顺利布放。
至此,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黄、东海浮标观测站,在山东省科学院仪器仪表研究所、上海海洋气象台等相关单位的协助下,经过近16个小时的海上艰苦工作,终于赶在“安比”台风来临前将国内首套具备近海剖面观测和智能观测能力的三锚式浮标综合观测平台布放至预定海域。第10号台风“安比”也于2018年7月22日如期来到浙江近海,开始影响我国近海,三锚式浮标综合观测平台像哨兵一样,开始了上岗后的首次重要数据观测。
国内最大综合观测浮标系统
三锚式浮标综合观测平台是基于黄东海观测研究站技术人员多年观测技术、观测经验积累的有效尝试,标体直径15米,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综合观测浮标系统。该平台不但具备10米浮标抗破坏能力强、稳定性好等优点,同时具有智能化观测能力,在结构上增加了诸多人性化和创新性设计方案,其中平台设计的中心观测井作为剖面观测通道,并采用三锚固定观测系统的方式,可有效避免锚链与剖面观测系统绞缠等危险。
三锚式浮标综合观测平台是中国科学院海洋科学大型仪器区域中心海洋探测平台的核心观测设施,2017年得到财政部修购项目支持,旨在解决目前海洋环境监测尤其是近海海洋环境监测中水体剖面数据获取难的问题。中国科学院建立的黄海站和东海站目前在位运行数十套浮标和潜标系统,但由于缺乏近海水体剖面观测手段,尚未建立一套能够涵盖海洋大气、海洋表层、剖面水体和海底的全尺度观测体系,无法满足全方位的立体监测要求。
适应我国近海海洋观测需求
三锚式浮标综合观测平台的投入运行可很好地解决剖面水体观测技术难点,从而为建立涵盖海洋大气、海洋表层、剖面水体和海底的全尺度观测体系弥补了关键一环。
三锚式浮标综合观测平台于2017年11月开工建造,历时五个半月完成主体建造,并经历了连续3个月的智能绞车与剖面观测系统的近岸拷机和调试工作,整套系统稳定工作后顺利完成布放。
三锚式浮标综合观测平台顺利布放后,在保留原有大型浮标综合观测能力的基础上,采用智能绞车开展实时水体剖面参数的观测,可实现海面、水体、海底的长期连续在线实时监测功能,是一种适应目前我国近海海洋观测需求的创新性海洋综合观测平台,将为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的建设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必将为我国海洋科学基础研究、防灾减灾等提供更加丰富、完备的数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