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市阳东区东平镇背山面海,渔业资源丰富,出海捕鱼成为了当地人由来已久的营生。“六澳之首”的大澳渔港让小镇名声在外,至今,捕鱼仍是东平不可或缺的元素,而配套的产业也一代代流传下来。在渔港附近,有一间隐藏于小巷中的船用螺旋桨制作工厂,保留着上世纪70年代的风格,建筑面积约500平方米,砖瓦结构,作坊规模虽小,其貌不扬,却不可小觑。
工厂老板黄则明是位手艺人,从毛头小子到花甲老人,他从事手工铸造已有45个年头。目前,周边地区只有他一个人坚守着这个行当,乡亲和前来订货的人亲切地称他“志叔”。与铜和火打了半辈子交道,黄则明凭着过硬的手艺声名远播,产品销往江门、珠海等地。
在简陋的车间里,整天与黄则明作伴的是残铜废料和一堆防火泥,一些平时很难再见到的铸造工具已十分陈旧,这些废料经过他加工后,呈现出新的模样。车间的一角罗列着几个废弃的螺旋桨模具,作为工序的第一步,也是铸造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部分,模具的制作直接影响成品质量。黄则明告诉记者,模具的大小取决于船身的重量,制作一个模具,从设计到捏制烘烤大约5天时间,多年来的经验让他脑海中有一套精准的数据,捏制出的模具每一片桨几乎分毫不差。
做好模具便迎来开炉。清晨,太阳刚刚升起,伴随着“嘿哟”的吆喝声,黄则明和前来帮忙的侄子用铁索将螺旋桨模具吊起,小心翼翼摆放进模具槽中。一切就绪,二人用手工烘干枪烘烤模具,不多一会,小小的厂房便瞬间升温,黄则明抬手将周遭的泥沙盖进模具槽中,吊起铁块与石板压实,仅留灌注口以待启用。
晌午时分,小院里的炉火燃了起来,掀开炉盖,叔侄二人将1600斤黄铜原料搬进炉内熬制。约5小时渐有火星溅起,黄则明穿上厚重的工作服,带上头盔面罩,准备起锅灌注。1500多摄氏度的铜水泛着绿光,令人不敢近身。备好加热的熔炉,全副武装的黄则明搅拌铜水,一勺一勺舀至铜炉内,9桶烧红的铜水通过两根木杆运至模具槽旁,两人合力将其缓缓灌至模具内。高温的烘烤,体力的透支,做完这一切,叔侄二人已近虚脱。
“灌注工序完成后,等待器具形成,在车床上简单加工便可出品。”黄则明告诉记者,他凭经验铸造的螺旋桨流线对称,平衡度高,货品供不应求。但由于人力少、耗时长,一周最多只能出品两件成品,为了尽早完成手中的订单,他几乎全年无休假。
提起手工铸造行当,黄则明打开了话匣子。上世纪70年代初,渔船开始普及机械自动化,衍生出船用螺旋桨生产制造产业。1973年,年仅17岁的他只身前往东平机械厂学艺,一个烧炉井,一个模具槽,一堆泥沙,一堆焦碳,留住了他近半个世纪的时光。90年代初,随着集体经济改革,机械厂的人员渐渐散了,靠手艺吃饭的他承包了这间工厂,开启了他孤独且艰苦的手工铸造生涯。
手工铸造是件苦差事,却养活了黄则明一家四口人。这些年来,妻子没有工作,又要培养两个孩子上学,黄则明凭着自己对手工铸造的热爱与执着,撑起了一个温馨幸福的家。然而,孩子不愿跟他学手工铸造,唯一愿意帮忙的侄子也耐不住艰苦准备转行,令他常常黯然神伤,这项传统老工艺正面临着失传的困境。“手工铸造是很苦,但我舍不得丢。丢了,这门手艺就要失传,等我做不动了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