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媒报道,马士基集团正准备大规模的组织结构调整,预计将于下周(9月19日)对外公布。
据悉,马士基集团目前正在“蓄势等待”,而下周的差旅活动安排也是非常少。集团管理层通知员工,将于9月19日宣布组织变革事宜。
自2016年9月22日以来,马士基集团执行董事会将利用两年的时间,优化能源领域价值,剥离相应公司。而目前,这一过程已基本完成,马士基钻井已有计划寻求独立上市。如此,马士基集团目前实际上要做的是为能源四大板块的最后一个板块——马士基供应服务(Maersk Supply Service)——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
去年8月,马士基石油以74.5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道达尔,而马士基油轮也于去年10月完成出售,以11.71亿美元将股权转让给APMH Invest。
还有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是,马士基集团是否会削减人力成本,如果有的话,力度会有多大。此外,管理层方面将会如何变动,也是不少观察家密切关注的一面。
上周,有报道称,马士基首席数字官Ibrahim Gokcen已经离职。他的这一决定,或将与下周宣布的组织结构调整有关。
据外媒获悉,目前马士基集团总部丹麦哥本哈根在下周安排的差旅活动是最少的,中高层均在等待决定发布。
这一计划,可以被看成是马士基集团首席执行官施索仁(Soren Skou)考虑到股东以及马士基家族的指示要求,从已有投资中尽可能取得更多收益,同时减少并购活动。
正如近期施索仁说的:“我们的目标是维持目前近20%的市场份额。这将产生我们所需要的规模经济效益。如果市场份额进一步增长,比如22%或者23%,我们并不能从规模经济中收获更多。”
马士基集团目前拒绝就组织结构调整一事发表评论,不过已发表如下声明:马士基正在进行重组之路,3-5年内将完成。重组包括将集运和物流板块合并在一起,同时为能源板块寻找单独的解决方案。在集运物流方面,我们推进的非常好,马士基码头( APM Terminals)和马士基航运之间的协同效益也不错。
据航运界网了解,一个可靠的猜想是,马士基航运的角色将进一步加强,在主要航线加大力度并通过马士基码头公司增强核心港口的投入。而这一点,在财报披露中已有体现,从2018年第一季度起,马士基集团财报执行新的报告结构,分为海运、物流与服务、码头与拖轮、集装箱制造与其他业务四大板块。
另外,有外媒表示,丹马士物流板块或将并入马士基航运。
近几个月来,丹马士作为一个独立业务板块和品牌的地位,在调整集团的努力中占据了中心位置,而这些努力都是旨在打造一个更强大、更流线型的马士基。
2016年,马士基集团董事会将集团业务重组为两个独立的板块:海运及物流公司和能源公司,其中,海运及物流由马士基航运、马士基码头、丹马士、施维策(马士基拖轮和海上救助)及马士基集装箱工业五大部分组成。
专注于集运的马士基航运是当前最大的集运船公司,马士基码头则是第四大码头运营商,两者与丹马士一起,共同成为整个供应链中十分重要的角色。马士基码头的业务分布在核心港口,与马士基航运、第三方客户等合作紧密。丹马士自2016年被归入海运及物流五大部分之一后,其与马士基海运、马士基码头的融合也进一步加强。
一个问题是,丹马士并入马士基航运后,其总部是否会转回到哥本哈根。2012年,时任丹马士首席执行官Rolf Habben Jansen决定将丹马士的总部从哥本哈根移至海牙。而马士基集团的另一个重要板块——马士基码头的总部也设在在海牙。对于马士基码头来说,总部靠近欧洲最大的港口——鹿特丹,是有一定合理性的。但对于丹马士来说,也许很大程度上是出于税收优惠的考虑。
马士基的组织结构调整或许还涉及到集中化,让哥本哈根成为无可争议的管理中心。从这个角度来看,将丹马士并入马士基航运不足为奇。两年前,施索仁启动业务重组,强调马士基要注重协同作业,从集运中收获更多利益,同时不同业务板块之间要更加紧密合作。
不过,或将于下周公布的组织结构调整,是否亦或者将会如何影响丹马士10,000名员工,是目前不少观察家关注和分析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