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电机与发电机

上海如何打造海工装备工业4.0

   2015-12-16 船海装备网4180
核心提示:  积极发展海洋工程装备数字化、智能化、集成化、精细化等高精尖技术,已成为近期中国海工装备发展的重点。  上海发展海工装
海工装备4.0
  积极发展海洋工程装备数字化、智能化、集成化、精细化等高精尖技术,已成为近期中国海工装备发展的重点。
  上海发展海工装备的基础
  上海“四个中心”建设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建设的发展,为上海海工装备工业4.0打造提供了优厚的政策红利。
  第一,雄厚的本地制造业基础和实力企业为上海海工装备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基础。上海具有较为完善的海工装备产业配套体系,钢铁、能源、交通运输和机电设备制造基础实力雄厚,为海工装备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空间集聚助推上海海工装备产业发展。上海临港装备基地已吸引徐工集团、三一重工等工程机械行业龙头投资建设研发中心及大型产业化项目,初步形成先进重大装备、清洁高效发电和输变电设备、大型船舶关键件、海洋工程装备、民用航空配套产业等产业集群;而长兴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基地一期工程顺利建成并迅速形成生产能力,二期工程建设正在加快进行。
  第三,研发优势突出。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原称708所)、上海船舶设计院和上海交通大学等是上海主要的海洋工程研发机构。这批国家级技术平台和本地科研机构有力推动了行业共性技术、关键瓶颈环节的攻关。此外,2015年6月,中国工程院和上海交通大学在上海成立中国海洋装备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上海从此拥有中国海洋领域第一个国家级战略研究机构,海工科技发展将更如虎添翼。
  第四,上海“四个中心”建设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建设的发展,为上海海工装备工业4.0打造提供了优厚的政策红利。
  上海海工装备的发展现状
  上海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积极面对结构性过剩局面,在高端海工装备设计、建造方面不断取得重大突破,高技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所占份额不断攀升。
  1.订单市场向好。2013年,国际市场原油价格走高,刺激海上汽油勘探与开发的需求上升,全球海洋工程装备市场继续活跃。上海海工装备产业在自升式钻井平台、钻井船、起重铺管船、物探船、FPSO海工模块等领域陆续获得订单,成为本地传统船舶市场和港机市场萎缩和低迷的有力补充。该年,上海船厂首次承接钻井驳项目;上海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顺利进入巴西市场,承接8艘FPSO生活模块和3000米渗水钻井船功能模块和钻井系统的建造合同,实现FPSO(浮式生产储油轮)的设计和建造技术输出。
  2.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成效显著。在国际船舶和海工市场持续低迷的大环境下,上海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积极面对结构性过剩局面,在高端海工装备设计、建造方面不断取得重大突破,高技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所占份额不断攀升。
  首先,上海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扭转三大主流船型占绝对主力的传统结构,在大型LNG船、支线型LNG船、超大型集装箱船、超大型液化气船、钻井平台、大型铺管船、全回转起重船和十二缆物探船等高端产品连续获得突破性发展。
  第二,在结构转型方面,上海海工装备企业加快拓展新领域,上海主要海工装备企业在高端海工装备设计与建造方面取得较大突破。2014年,上海振华重工顺利交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00英尺自升式钻井平台,成功进入钻井平台建造领域;而其自主设计、建造的世界最大起重船12000吨全回转起重船已进入起重机总装阶段,进一步巩固了振华重工在大型海上起重装备建造领域的国际领军地位。同年,作为全国唯一有能力建造多缆物探船的船厂,上海船厂正式交付一艘自主建造的12缆深水物探船,深海勘探拓展至3000米,标志着我国海洋油气资源勘探精度进一步提高。
  2015年,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牵头完成的“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研发与应用”获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2015年5月,外高桥造船建造的18000TEU集装箱船首制船顺利交付,这是我国造船企业首次承接该箱级超大型集装箱船,打破了韩国对市场的垄断,外高桥造船进入世界超大型集装箱船建造公司行列;同在2015年5月,百年老厂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建造的国内首艘3万立方米支线LNG运输船“海洋石油301”也顺利交付。该船是全球最大的C型LNG运输船,标志着上海船舶工业已全面掌握从大型到支线、从薄膜型到C型货舱的LNG船建造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此外,江南造船公司已成功开发9000TEU级集装箱船、大型液化气体运输船等高端船舶。
  此外,截至2015年上半年,我国唯一具备LNG船批量建造能力的船舶总装企业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在成功交付6艘14万立方米级LNG船的基础上,手持14艘17万立方米级LNG船订单,并成功交付2艘新型17万立方米级LNG船已成功交付,进入LNG船舶建造国际主流市场。
  上海海工装备发展的主要问题
  上海海洋工程配套装备本土化程度低,生产能力亟待提高,大部分装备需要从国外采购,缺乏自主研发能力,是造成上海海工企业生存难的根本性原因。
  1.产业规模有待提高。近年来,虽然国内总体的船舶和海工装备制造业产能过剩问题较为普遍,各地区纷纷压缩船舶和海工装备产业产能。但是,上海船舶和海工装备制造业在国内地位一直没有得到改善,与坐稳行业头把交椅的江苏省存在较大差距。预计到“十二五”末,江苏省规模以上船舶与海工装备制造业总产值有望达到4500亿元,而上海2013年的产能还不及江苏的20%。支撑上海海工装备发展的本地高端装备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规模狭小是形成这种局面的重要原因。
  2.产业链急需进一步完善。目前,上海在液化天然气(LNG)船等高端船舶的建造领域全国领先,在钻井平台、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装置(FPSO)等主流海洋工程装备的设计、建造领域不断取得突破,但仍在前期设计能力、工程总包能力、海洋工程配套能力等方面仍与韩、日、欧美等先进造船国家差距较大,仍未形成产业规模。
  3.核心技术仍然受制于人。受中国国内海工工程装备总体技术水平的影响,上海海工装备产业技术发展目前还停留在结构设计方面,相关技术创新仍处于简单拷贝国外设计水平阶段,在海洋工程设计计算机软件方面存在较大空白,海底设备还没有自己的可靠产品,水下塔容器还完全依赖进口,水下施工设备安装严重缺乏自己的技术和产品。加之国外同行的技术封锁,上海海工装备产业的许多核心设备和关键配套装备长期以来难以摆脱进口依赖。
  4.盈利难挑战海工企业生存。 上海海洋工程配套装备本土化程度低,生产能力亟待提高,大部分装备需要从国外采购,缺乏自主研发能力,是造成上海海工企业生存难的根本性原因。
  对策与措施
  向高技术、高附加值的海洋工程设备模块设计和制造推进和转移是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点。
  (一)加快海工装备领域的信息化进程
  一是将IT技术应用到海工装备制造业的运营过程,并在产品生产研发、项目管理、业务拓展执行、市场开发等方面广泛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海工装备制造企业效率的提高,同时,引导企业加强对船东、产品、技术、质量、融资、服务等各环节的管理和风险防范,探索建立完善的全球售后服务网络,提升企业的全球服务能力,通过网络响应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二是建立和完善基于产业链的海工装备制造信息网,促进原材料和配套系统供应商、海洋工程装备的设计与承建商与海上钻采服务商及海洋石油化工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换,增强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提高全产业链在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开发过程中的参与度,进而提高整个链条的竞争力。
  三是依托技术链,打造海工装备研发网络平台,促进“产、学、研、用”间的合作,在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利用研发网络平台提高联合研究的效率,培育重点海工装备制造企业的总装和集成能力。
  四是充分利用云计算、物联网、北斗导航及地理信息等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统一采购、仓储、配送的信息化、智能化的成套物流服务系统,按生产节奏为海工装备制造企业提供精准、高效的物流服务。
  五是推进海工装备制造业相关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着力打造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地位相适应的海洋工程装备服务业。鼓励发展海工设计、软件开发、海工物流、产业中介和法律咨询等现代服务业。
  (二)加强海工装备产业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推动上海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升级
  向高技术、高附加值的海洋工程设备模块设计和制造推进和转移是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点,加快探索智能制造的应用及技术的掌握,将为上海海工装备产业向产业链高端攀升提供强大的推动力。
  首先,在短期内鼓励大集团公司收购国外海洋工程装备设计商,以迅速获得国际领先的设计能力,实现了从海洋工程装备维修改造到总包制造的业务形态转化,提升上海海工装备制造发展的智能化水平。
  第二,在自主研发阶段形成的自主技术真空期内,仍然要重视从引进-消化-吸收逐步向独立自主创新转化。通过引进国外在海工装备制造领域的智能制造技术与发展模式,吸收国外先进设计、技术与管理、建造经验,并利用技术外溢加快自主创新步伐。
  第三,推动产业协同创新,组织上海本地高校、科研院所与重点企业研发部门一起开展海工装备智能制造技术攻关,联合制定海工装备智能制造发展的技术路线图,在申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支持的同时,将其列为本地重大技术攻关项目、重点项目和重大工程,并设立专项资金予以支持。争取在大型海洋油气开采装备制造、高端海工辅助船舶制造以及高附加值的海洋工程装备关键系统和配套设备制造领域获得重大技术突破。
  第四,探索建立创新激励机制,加强知识产权的奖励维护力度,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第五,引导上海本地智能制造相关企业加大针对海工装备制造企业的各类配套产品研发和设计,如应用软件、智能装备等,提高核心配套产品的本土化率。
  (三)多途径拓宽资金渠道,支持上海海工装备企业的智能化转型
  一是进一步强化政策性资金支持。安排专项资金进一步加大对海工装备研发、设计和关键配套设备研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快形成创新能力;进一步完善税收支持政策,如海工装备产业高新技术引进相关免税、退税政策。
  二是督促本地金融机构尽快落实《关于金融支持船舶工业加快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切实加大对骨干企业的金融支持。
  三是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产品与服务,降低海工装备制造企业融资成本,有效拓宽海工装备制造企业融资渠道。鼓励研发单位与风险投资机构合作,创建风险投资基金;支持符合条件的海工装备企业上市和发行债券,拓宽融资渠道;大力发展融资租赁业务,加快船舶融资租赁服务体系建设。
  (四)加强海工装备领域智能制造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通过设立海工装备智能制造海外培训基金,促进创新型、复合型技能人才的培养;二是加大领军人物培育力度,积极推进创新团队建设,形成高层次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的梯队集聚;三是引导支持重点企业培养海工装备智能制造专家,扩大高端人才队伍;四是支持重点企业、海工企业协会、科研院所及相关高等院校打造建立海工装备人才培训基地,邀请国内外著名海工企业的专家和高级人才定期开展(智能化)设计、建造、管理等关键岗位培训;五是鼓励多层次、多渠道、多方式的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积极引进海外智能制造人才,为上海本地人才库输血;六是整合上海本地教育资源,加强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建设并谋划设立智能制造专业专业,培养海工智能制造专才。
  (五)打造海工装备自主品牌
  一方面,加快自主品牌船用柴油机研发和产业化,推动船用动力系统、电站系统、舱室设备等优势配套产品进入高端产品市场,扩大市场占有率。建设船用柴油机二轮配套产业基地,完善本土化二轮配套体系。另一方面,重点发展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型柴油机、LNG船用双燃料发动机,智能化电控系统、高效增压器等柴油机关键部件和系统,提高海工配套装备的自主率。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