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发布2018年第三季度中国航运景气报告,报告显示,中国航运业景气度出现下滑,中国航运景气指数为104.15点,较上一季度大幅下滑10.43点;中国航运信心指数为110.99点,较上季度大幅下降20.47点。
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中国航运景气指数编制室主任周德全向证券时报记者指出,近几个季度中国航运景气指数与信心指数几乎一路下行,已逼近100点的景气分界线,国内航运业复苏态势已基本见顶,预计四季度及2019年或将阶段性盘整。
复苏势头放缓
具体来看,船公司的总体复苏势头开始停滞。2018年第三季度,船舶运输企业景气指数为100.64点,较上季度下降了8.91点,逼近景气临界值;船舶运输企业信心指数为109.25点,较上季度降低了10.17点,跌入微景气区间。但干散货运输企业持续向好,集装箱企业也有所反弹。2018年第三季度,干散货运输企业的景气指数为118.25点,处于相对景气区间;干散货运输企业的信心指数为147.14点,回落至较为景气区间。集装箱运输企业的景气指数为107.49点,处于微景气区间;集装箱运输企业的信心指数为112.78点,上升至相对景气区间。
同时,港口企业的向好势头亦开始放缓。报告显示,2018年第三季度,中国港口企业景气指数为109.96点,较上季度小幅下降6.84点,下降至微景气区间;中国港口企业信心指数为114.20点,较上季度下降了25.93点,但仍处于景气区间。从各项经营指标来看,港口企业的收费价格略有下降,营运成本上涨,但得益于港口吞吐量增加,泊位利用率增长,盈利水平仍有所提升,流动资金相对充足、企业融资能力继续增强,企业劳动力需求持续增长,新增泊位与机械投资提升。
报告显示,航运服务企业的复苏势头大幅放缓。2018年第三季度,中国航运服务企业景气指数为103.04点,较上季度下降了16.03点,跌入微景气区间;中国航运服务企业信心指数为110.09点,跌至相对景气区间。从各项经营指标来看,由于业务预订与业务量持续大幅增长,收费价格有所上扬,虽然企业成本依然增加,但企业总体盈利状况持续向好,流动资金依旧充足,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向好,劳动力需求也大幅增长。但融资难度有所增加,贷款拖欠情况有所增加。
航运企业负债水平上升明显
报告预测,2018年第四季度,中国航运业依旧保持在向好的势头上,但是复苏势头较三季度继续放缓。根据中国航运景气调查显示,中国航运景气指数预计为103.98点,下降0.17点,仍处于微景气区间;中国航运信心指数预计为102.14点,下降8.85点,已经逼近景气界线。中国航运企业的负债水平上升明显。2018年三季度,船公司贷款负债景气指数为96.48点,港口企业贷款负债景气指数为92.39点,都处于不景气区间。而且,自2017年以来干散货海运企业贷款负债水平就不断下滑,但是三季度干散货海运企业负债水平大幅上升,贷款负债景气指数大跌46.94点,进入不景气区间。
周德全指出,下季度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中国航运信心指数将再次低于中国航运景气指数,而上次出现同等状况的时间是2011年的二季度,自此之后迎来了长达数年的航运低谷期,本轮航运复苏周期的开始也是自中国航运信心指数超过中国航运景气指数开始的,当航运企业家信心差于航运企业经营情况时,已经预示着本轮中国航运业的复苏周期基本已经见顶。
班轮公司看好冷藏集装箱市场
对2018年的航运业来说,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是绕不开的话题,业内认为这也将对航运业产生长远影响。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对两百多家航运企业进行了相关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35.8%的企业认为,航运企业应该加紧布局东南亚国家,寻求新的增长点;32.10%的企业认为应该继续深耕中国市场,提升企业内部管控力;12.35%的企业表示,航运企业应减少或放弃美国业务,积极开拓替代市场;18.52%的企业则表示中美贸易战对公司业务影响不大。
总体来看,多数航运企业家们认为航运企业应该积极布局东南亚国家与深耕国内市场,但不支持放弃或减少美国的业务。
不过,在景气度下滑之际,航运业亦不乏新亮点。例如,班轮公司目前普遍看好冷藏集装箱市场。三季度以来,赫伯罗特日本海洋网联船务(ONE)等国际班轮巨头都在大量订造冷藏集装箱,并尝试配备最新的Controlled Atmosphere技术,将大幅减缓果蔬的呼吸和成熟过程,延长上架周期。如何看待各大船公司积极布局冷藏集装箱市场的做法?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针对上述问题对我国主要班轮公司进行了调查。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60%的企业认为冷藏箱海运市场增长前景较好,冷藏箱市场保有量需要增加;20%的企业认为现有冷藏箱数据可以满足需求,无需购进新箱子;10%的企业认为冷藏箱新技术成本太高,目前没有订购计划;另外,10%的企业则表示没有关注到这项新技术。整体上看,集装箱运输企业对集装箱冷藏箱市场情况普遍看好,多数企业表示将增加冷藏集装箱的保有量,但仍有少部分的企业由于冷藏集装箱成本问题,短期内不会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