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电机与发电机

国际标准助力船舶海洋领域第四次工业革命—专访ISO/TC8主席李彦庆

   2018-10-14 船海装备网4730
核心提示:  2018年世界标准日的主题是国际标准和第四次工业革命,那么国际标准与第四次工业革命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在船舶海洋领域国际标
  2018年世界标准日的主题是“国际标准和第四次工业革命”,那么国际标准与第四次工业革命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在船舶海洋领域国际标准又会起到什么作用,船舶企业应该如何积极应对,并借助国际标准提升自我呢?就此,中船重工报社记者对中船重工国际部主任、担任国际标准化组织船舶与海洋技术委员会(ISO/TC8)主席的李彦庆进行了专访。
 
国际标准助力船舶海洋领域第四次工业革命—专访ISO/TC8主席李彦庆
  记者:李主席您好,您所领导的技术委员会(ISO/TC8)获得2018年度ISO劳伦斯·艾彻领导奖,这是中国人担任主席和承担秘书处工作下首次获得这一奖项,也是今年在748个技术机构中的唯一获奖者,这是对中国人能力的认可,我们感到非常自豪,热烈祝贺您!
 
  李彦庆:谢谢!这是一个团队的成绩和荣耀,无论是承担TC8秘书处的中船重工七一四所技术团队还是国内相关行业的专家们都付出了辛苦的汗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标委、各有关部委一直以来大力支持,使中国专家在ISOTC8中的活跃度不断增强,有力地带动了这个有71年历史的技术委员会焕发青春。中船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从领导到专家、从总部到成员单位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工作,对我担任主席领导这个极具竞争的委员会是最强有力的支撑。我把获奖的成功归纳为国际标准界和利益攸关方对中国智慧、中国胸怀和中国能力的接纳与认可,是对我们工作的极大鞭策。
 
  记者:今天是第49个世界标准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和国标委举行了隆重的世界标准日主题活动,今年世界标准日的主题是:国际标准与第四次工业革命,是否可以谈一谈您对于国际标准和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理解?
 
  李彦庆:好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是以智能技术、新能源技术为代表的工业革命。与前三次工业革命不同,第四次工业革命在节能减排防污要求的推进下,技术交叉融合的特点更为明显,AI(人工智能)、机器人、新能源、生物科技等综合应用的效能正在得到充分发挥。由于具有跨系统、跨学科、跨行业等特征,正在发生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将对未来世界经济发展带来深远影响,不仅催生出新的技术或交叉技术运用,从而带动新产业的萌生,更会加速传统产业的淘汰、改进和产业升级,有的产业则可能会面临消亡。正因为如此,技术和产业的融合发展就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特征,而标准化则恰恰是融合发展的基础。
 
  国际标准是世界通用的共同的技术语言。国际标准在技术创新、产业发展、国际贸易、社会治理等各方面中起着重大促进作用,是技术融合、产业沟通、全球贸易、国家治理的手段与桥梁,也是国际合作中最重要的技术交流通道。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中,互联、互通、互操作,数据交换、评估、验证等成为工业升级的基本要求。国际标准是破除跨国界、跨区域的技术交换、数据交换、贸易联通、消费融通等诸多障碍的最佳工具,并高度符合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特征。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IEC(国际电工委员会)、ITU(国际电信联盟)等三大国际标准化组织以及部分重要的国际团体标准都在国际标准这个大家庭中发挥作用。ISO是世界最大的由国家成员体参加的自愿标准的制定组织。ISO的很多标准被各国政府或国际组织、政府间组织、非政府组织等在它们自身的公约、规则中进行了引用,从而转化为强制标准。
 
  ISO发布的2016-2020年战略中明确指出,标准化对社会发展产生的作用体现在技术、经济、立法、环境、社会、政治等多个层面,比如,通过标准的制定和持续完善能够更好的适应技术和市场的变化、能够促进国际贸易,标准的实施可以促使各行各业提高管理水平和改善产品服务品质,协助政府相关要求的落地和实施。据英国标准协会(BSI)的研究表明,标准贡献了英国年均GDP增长的28.4%,相当于82亿英镑,促进了37.4%英国生产力的提高,使用标准使中小企业开展出口业务的可能性高出41%,大企业高出36%。通过国际标准适应第四次工业革命,促进国际贸易深度发展就成为ISO落实发展战略的一种重要方式。
 
  记者:就我们船舶与海洋领域而言,第四次工业革命具体体现在何处呢?当前国际标准的发展情况如何,下一步又会以什么为重点方向呢?
 
  李彦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最大特征是绿色革命,这在船舶与海洋技术领域,表现为新的能源和动力革命、智能化技术以及环保技术的大规模应用。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航运市场和海洋工程产业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市场极度的萎缩、能力过剩以及替代能源的兴起等等,使需求一侧“能力消化”的“时空等待”进一步演化为需求侧转型升级和新业态萌芽的进化,从而给产业供给侧提出了如何同步适应和满足的课题。传统而言,对于需求侧新生需求,供给侧行动极为缓慢。比如LNG船及相关的航运业,在2000年前后,每年成交量并不大,需求侧谨慎而供给侧更为谨慎,但在2005年之后,这个情况就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于供给一侧能力建设需要时间,不能先期抓住机会的进入者难以占据主导的地位,而先进入市场的韩国则一直成为LNG船以及相关技术的领先者。
 
  当前在海洋环保主题驱动下,有两个重要方向成为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的关键因素。一是关于气候变化因素主导下的节能减排要求,二是关于海洋防污要素主导下的环保要求,它们的共同作用催生了船舶能效控制下的新设计与新装备、新能源动力技术应用以及一系列防污装备和材料应用。在智能化主题驱动下,智能技术成为另一个整合产业链、供应链并引发新问题的驱动因素。这些新的变化还在变动之中,而产业也处于快速演进和不断替代的局面。新产业与旧产业,新产品与老产品,新技术与传统技术都交织在一起,使产业结构呈现出“网格状”,一改原有清晰格局。让人捉摸不定,难以判明方向。
 
  面对船舶海洋领域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国际标准制定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一是标准研制的速度加快,新技术的应用伊始,国际标准就同步开展并支撑应用;二是国际标准成熟度下降。因为快速研制也赶不上市场应用的快速变化,国际标准修订的频率会提高;三是国际标准的制修订权日益向更少数发达国家聚集,越是高技术应用下的国际标准,越在少数几个国家的控制下。
 
  在应对第四次工业革命过程中,TC8注重三个驱动因子。一是立法需求,二是工业界需要,三是新技术应用。作为船舶与海洋技术领域最主要的标准制定机构,TC8积极面向产业发展需求,秉承立法、技术和市场驱动的发展策略,及时开发制定相关国际标准。以环保为例,针对船舶能效控制、包括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在内的空气污染排放控制、垃圾处理、新能源利用、外来水生物入侵等领域都制定了相应国际标准。而面向智能化的发展趋势,TC8也予以了及时关注和响应,并成立了专门的工作机构进行顶层战略制定和重点项目的研制。考虑到这个领域在未来发展中带来的产业变革以及国际标准在其中的作用,目前TC8在智能航运领域的积极行动已经引起了包括欧美主要国家以及日本、韩国等主要造船国家的高度关注,工作 的参与度和新标准项目提案的数量都在大幅增加。TC8面向产业发展需求明确制定了包括海上安全、海洋环境保护、海上安保、海事教育以及海洋技术在内的五大战略方向,未来将更加全面深入地引领和服务船舶海洋产业发展。
 
  记者: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变革中,您认为船舶企业应如何积极参与、发挥好国际标准的作用呢?
 
  李彦庆:近年来,中国船舶工业企业日益意识到国际标准的重要意义,部分企业已开始重视前沿技术标准的研制和制订。但也要看到,在船海标准化领域,中国企业目前还没有成系统地提出解决方案和发展的路线图。
 
  面对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中国船企应该顺时而动,积极主动踏浪而行。应当认识到,第四次工业革命是中国工业企业实现新飞跃的重要机遇。由于一些技术还处在不断的应用当中,产业格局、产业形态都并没有定型,抢抓机遇可能创造出新的业态,占据新的竞争位势,但也会冒技术创新失败的风险。要辩证看待两个方面呈现的机遇与挑战,判明大势之下,更要找准重点。要瞄准船海领域当前的两个重要方向。一个是能源技术的变革,或者说能源动力变革下的新能源新动力发展方向;另一个是智能技术的体系化应用所带来的新的技术融合。抓住第四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机遇,改进和提高传统产业,发现新的产业空间,增强在未来发展中的韧性,需要树立融合发展的思想以及新技术系统牵引发展的理念。技术融合、产业融合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一大特点,标准化恰恰能够为跨系统、跨学科、跨行业提供一致性的解决方案。智能技术、机器人技术、大数据技术、新材料技术等新兴技术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使能技术,合理使用、融合使用不仅可以有力促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解决历史上一直未能解决的精益化制造和管理等问题,还可能创生出新的产业和新的产品与服务。面对这次汹涌的工业革命浪潮,单个企业难以通过某一两个新技术的应用实现华丽转身,而利益攸关者齐聚的工业联盟才可能把供应链上下游和产业链上下游的融合发展考虑到一起,才能把新技术持有方、制造与服务方、用户以及相关政策制定者联合在一起。比如当前船用燃料正在发生重大变化,正在引发动力系统的变革,这也不是一个单一企业可以驾驭的变化;又如关于智能船舶正在国内外掀起新的热度,但凡涉及智能化的工作,都涉及到上下游多个企业的利益和参与,就智能船而谈智能,不是国际同业的作法,上下游联盟、基于用户利益的创新才是主要的导向。因此国际标准,一开始就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同行者。欧洲发达国家、日本等在过去五六年里普遍以多业联盟的方式开展技术和管理创新,结合优势的技术产业力量和金融资源,联合研发、共担风险、共闯/创市场,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也给我们提供了借鉴。
 
  此外,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可助力中国船企发挥好国际标准的作用,提升自身“内力”。一是积极作为,坚持以建立国际竞争优势布局国际标准系统顶层设计和标准制定。在船舶与海洋领域,发达国家始终对新技术应用下产业形态变化、竞争格局变化的有着敏锐感知,始终试图把脉新变化,这与他们有极强的竞争意识和建立竞争优势的意识密切相关。中国涉海企业和机构要有长远目光,必须进行战略性布局并持之以恒坚定前行。二是把国际标准作为建立新的国际竞争优势的利器,提高认识并强力组织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修订。贸易全球化将世界各国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让世界互联,浩荡潮流不可阻挡。国际标准就是沟通紧密联系下互联世界的通用语言。不参与制订、不积极应用国际标准,就无法谈及航运和造船的国际竞争力,更无法奢言海运和海洋的全球治理。三是充分利用国际标准制订与使用,促进科技自主创新跃上新的台阶。船海领域国际标准的制订重点正全面移向响应第四次工业革命,发达国家利用先发优势不断抢占国际标准新的制高点,所展现的工作模式、技术内核以及系统方法,都是国内企业的有益借鉴。应用国际标准不仅可以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并且参与国际标准制订全过程,能够深刻理解技术要点和最新应用进展,对自主创新有极强的牵引作用,对国内船企以他山之石,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路线极为重要。
 
  以国际标准为工具,积极顺应第四次工业革命发展潮流,是中国船企转型升级、走出当前困境的突围之路。我理解也是集团公司建设“船舶行业以军为本、军民融合、技术领先、产融一体的创新型全球领军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船舶工业作为传统产业,应抓紧研究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特征和发展变化,抓住重大历史机遇,借助国际标准提升“内力”,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勇立潮头,并跑、跑领世界科技和工业发展,加速实现从造船大国向造船强国的转变。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