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中旬,历时近20小时的努力,广东中远海运重工在码头作业水域自主完成了半潜式辅助钻井平台(N566)18米沉浮试验并顺利回靠码头。本次试验成功突破两大难点——平台移动和试验水域选定,最终确定将试验水域由珠江口深海海域调整至公司浮船坞坞坑水域。
在码头水域完成N566平台的18米沉浮试验和锚机功能效用试验,总节省费用约1480余万元,同时为平台成功取得资质证书,为日后交付创造有利条件。
面对巨额支出,以及公司出海试验人员自身经验不足、出海试验平台安全、出海试验工作人员在平台上下出入等一系列难题,制造系统分管领导陈德林副总经理提出了平台抛锚试验由出海试验改为公司码头水域试验的尝试性想法和方案。苏文伟总经理与船东CEO进行深入探讨研究,船东最终同意在码头水域进行锚机功能试验。经多次论证和交流,最终取得了各方面的认可。锚机功能效用试验成功在码头水域完成,为18米沉浮试验方案修改方案提供了可行性方向。
在制造管理部、技术部、服务车间、生产保障部等各部门共同努力下,N566平台18米沉浮试验突破了平台的移动和试验水域的选定两个难点,前期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多次联合技术部与广州海事局、行业专家论证现有水域的可行性和通航安全分析。在制定详细策划、获取船东认可、海事审批、坞坑疏浚、定点定位等准备工作后,一次性成功完成了抛锚及压载试验,并比原计划节省巨额成本开支。
本次试验中,制造管理部孙轲经理担任试验现场指挥,杨震作为建造经理,与服务车间黄旭芳、谭剑锋、机电工区林小龙、饶淦、制造管理部李贵、胡列谭、技术部李云龙等同志上下同欲,通力合作,共同努力,表现出了不惧困难,高质量完成生产任务的精神。
如何降低建造成本、节省支出是公司“学川崎”创效益重要工作。2018年以来广东中远海运重工在制造系统成立15个推进小组,制定修船、建造降本增效、创新创效专项奖励制度,从组织机构上、奖惩机制和制度上有利推进“学川崎”各项工作。18米沉浮试验正是体现了广东中远海运重工在工程管理、组织协调、紧急应变和后勤保障等方面的团队作风和战斗力。
为鼓励和表扬先进,按照公司《创新创效专项奖励制度》,经总经理办公会决定,公司将对为N566压载试验中作出突出贡献的有关人员给予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