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电机与发电机

邮轮:漂浮在水上的黄金产业

   2018-12-26 船海装备网4340
核心提示:  邮轮:漂浮在水上的黄金产业  林真  从机帆船到万吨轮,从脏乱不堪到舒适豪华,在将近两个世纪的时间里,邮轮从最初的送
 
  从机帆船到万吨轮,从脏乱不堪到舒适豪华,在将近两个世纪的时间里,邮轮从最初的送信交通工具转型成为海上旅游载体。近些年来,邮轮产业更是以难以置信的速度发展,从硬件到软件,无不让游客惊叹。
 
  1.
 
  昔日只为送信而生
 
  邮轮,原义是指航行于大海上的班轮、邮船,这本身是一个被约定俗成沿用下来的名词,与现今所说的邮轮并无关系,因为当时的邮轮真的只是从事送信的船舶。
 
  1756年,英国政府启用双桅帆船运营每个月从法尔茅斯港到纽约的邮件业务,这些船很少载政府人员以外的乘客,更不载货。1819年,第一艘使用蒸汽机做为辅助动力的美国“萨凡纳号”船5月22日从萨凡纳出发,横渡大西洋,29天后到达英国利物浦。虽然期间只使用蒸汽机大约85个小时,但此次航行开创了历史,迎来了蒸汽动力船时代。
 
  19世纪上半叶,欲从欧洲前往美洲的淘金者渐多,邮件寄送的需求也迅速增加。在此背景下,英国铁行渣华船运公司在1837年利用蒸汽帆船开办了海上客运兼邮件运输业务,这即是邮轮的雏形。1840年,世界上第一艘邮轮诞生,是船舶工程师罗伯特·内皮尔设计的。这艘1154吨的“不列颠号”蒸汽轮船由英国冠达邮轮公司生产,在当年7月4日离开利物浦开始横跨大西洋,前往加拿大及美国,首航搭载了65名乘客,随船同行的还有冠达邮轮总裁萨缪尔·肯纳德。不久后,在友人的协助下,肯纳德创办了世界上第一家横跨大西洋的邮轮公司——英国北美皇家邮件船务公司,开始了定期跨洋的班轮(Ocean liner)业务。
 
  1850年以后,英国皇家邮政允许私营船务公司以合约形式,帮助其运送信件和包裹,但必须要悬挂皇家邮政的信号旗,并称自己的船只为“皇家邮轮”。具有这一称号,也被看做是信用的保证,因为邮件必须按时送达。1891年起,北美洲的三艘邮轮也开始了从温哥华到亚洲的定期航线,“皇家邮轮”的称呼逐渐扩散至亚洲,成了大型客船的代名词。面对丰厚的利润,英国和美国纷纷成立邮轮公司,主营业务是运送邮件和大量渴望到美洲的淘金者。
 
  当时,如何缩短航行时间,是邮轮设计建造者最为注重的。各船舶公司纷纷建造高速邮轮,在横渡大西洋的航线上展开了一场较量,同业公会为此还制定了带有广告色彩的“蓝色绶带奖”。蓝飘带不仅象征着荣誉,还能为轮船公司带来更多的商业利润。
 
  当时,设计者普遍认为,主机多、功率大的船航速快,因此,各大轮船公司都为大型邮轮配置了强大的动力装置,使其航速达到极限。家喻户晓的“泰坦尼克号”就建有四个烟囱,其中一个只是装饰,即是迎合了人们的这种心理。19世纪末,邮轮航速最高为20节(“节”指舰船在单位时间内所航行的里程),到了20世纪30年代,航速可达30节左右。
 
  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在大西洋邮船业取得领先地位。之后,英国不甘落后,通过260万英镑的政府贷款建造了“路西塔尼亚号”和“毛里塔利亚号”,这两艘大型邮轮首次配置了蒸汽涡轮发动机。据当时《纽约时报》报道,为了达到25节的持续航速,“路西塔尼亚号”共有“68个熔炉进料装置,6个动力锅炉,52000平方英尺的供暖面,轮船动力增加了3万马力”。这一航速,打破了德国保持多年的跨大西洋航速纪录。
 
  为争夺世界邮轮的霸主地位,欧洲各国纷纷建造“大西洋航线上最快的船”,激烈的竞争可以说是“打破了头”。1935年,法国政府投资建造了“诺曼底号”,首航就实现了29.98节的速度,打破了意大利“雷克斯号”保持两年的纪录。没过多久,英国“玛丽女王号”的航速就达到了30.14节,“诺曼底号”不服,再次赶超,很快又被打败,最终在1938年“玛丽女王号”创造出31.6节的高速,成为了当时最快的船,横渡大西洋仅需4天或更短时间。此纪录直到1952年才被美国“合众国号”打破。“合众国号”创造了大型邮轮的终极速度,横渡大西洋时速达到40多节。从此,邮轮争夺“蓝色绶带奖”的日子宣告结束。
 
  2.
 
  遭遇“天敌”转型旅游
 
  随着发展,邮轮有了第二大作用,即是将大量渴望到美洲掘金的欧洲人运至大西洋彼岸,因此,船只服务非常简单,新鲜食物不多、舱房小条件差。为了喝到新鲜的牛奶,船员甚至要带奶牛上船;同时,猫也是必不可少的“服务员”,用于对付四处啃咬的老鼠。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在1842年经历了一次冠达邮轮的旅行后写到:“船舱里什么也没有,除了棺材,没有什么再比这里更小了……”
 
  为了争取富有的乘客,各家轮船公司意识到,必须要提升邮轮服务。在此过程中,他们推动了现代休闲娱乐业的发展,并陆续开发出能够在邮轮上使用的创新技术。1871年,白星邮轮公司五艘大型邮轮亮相,被称为“浮动酒店”,其中的“大洋号”还配置了专门的卫生间,并采用了中央供暖设施,不再是火炉取暖。而冠达公司的邮轮,首次配备了女性休息室、图书馆以及电铃系统;1888年在邮轮上还安装了第一部马可尼无线电通信站,允许无线电运营商在海上传输信息,上流乘客可以在抵达港口前以无线电方式预订欧洲的酒店。
 
  到19世纪末,随着越来越多的移民奔赴美洲大陆,旅行者对邮轮的速度和船上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同时,邮轮上还出现了早期的服务准则,如“当乘客主动交流时再搭话”“服务时尽量屏住呼吸,服务后迅速转身离开”“不要将双手放在口袋中”“不许在值班时吸烟”等。
 
  为了吸引高端主顾,一些轮船公司对邮轮发起了大规模的升级改造,仿造陆地建造供人们娱乐和消遣的酒吧、舞厅等。美国航运巨头爱德华·科林斯在远洋邮轮上建有理发店、豪华舒适的客厅,请来知名厨师负责餐饮,使人们乘坐邮轮时愈发惬意。同时,还为头等舱乘客提供休闲社交机会,这些措施逐渐打消了富人们对远洋旅行的疑虑。
 
  19世纪末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邮轮迎来了蓬勃发展的黄金年代。由于大量欧洲居民移居到美国和加拿大,因此对邮轮的需求大幅增加。每家邮轮公司都在力争使自家船舶更大、更快、更豪华,各国也将建造大型邮轮视为国力的象征,轮船公司可以名正言顺地争取政府支持。如1912年下水的“泰坦尼克号”,还有“德意志号”“保里塔尼亚号”以及上文提及的“雷克斯号”“诺曼底号”“玛丽女王号”等,都是豪华邮轮的代表。
 
  可惜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欧洲各国蓬勃发展的邮轮产业卷入了这场浩劫,不计其数的邮轮被击沉或挪作运兵船、医疗船用。战后没过多久,方兴未艾的邮轮市场又遭遇到“天敌”——大型民航飞机。飞机的崛起,大大削弱了远洋邮轮的长途载客功能。因为邮轮无论怎样提速,也永远无法与飞机比肩。很快,曾经风光无限的邮轮被迫停航,不少邮轮公司濒临破产。首航于1936年7月的“玛丽女王号”在1967年退役,永久停靠在加利福尼亚州长滩,改建为旅馆;“合众国号”1969年退出航线运营后,停泊在费城海军基地,后被作为美国国家历史遗产登记注册。1985年,随着“法兰西号”退出大西洋航线,作为交通工具的邮轮淡出历史舞台。
 
  面临窘境,所剩不多的邮轮公司不得不转向。现代邮轮(Cruise ship)产业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北美,在80年代开始迅速发展,真正进入了大众生活。虽然字眼上并无不同,但现代邮轮与传统邮轮的定位相差甚远。传统邮轮是海上客运工具,目的是把旅客运送到彼岸,其丰富的生活娱乐设施是为了让旅客的行程更为舒适;而现代邮轮称得上是“海上流动的度假村”,自助餐厅、酒吧、咖啡厅、影剧院、健身房、泳池以及各种游乐设施一应俱全,本身就是旅游目的地,这些设施也是旅游的一个重要组成,靠岸是为了观光或完成全部行程。
 
  3.
 
  发展迅速的朝阳产业
 
  作为一种高档消费的旅游形态,邮轮产业的发展迅速。
 
  资料显示,从1994年开始之后的十年间,全球邮轮产业保持着每年8%的高增长率,这一比例远高于国际旅游业,难怪有人将邮轮称为“漂浮在水上的黄金产业”。
 
  根据国际邮轮协会(简称“CLIA”)最新经济贡献报告显示,邮轮行业2017年为欧洲经济贡献了创纪录的478.6亿欧元,比2015年增加了17%。约有696万欧洲居民预订了邮轮旅行,比2015年增加了7.8%,占全球邮轮旅客总数的26%。CLIA欧洲公司董事长兼嘉年华英国主席戴维认为,“这要归功于更多欧洲人选择邮轮假期,更多的邮轮在欧洲航行,以及更多的邮轮正在欧洲造船厂建造,这一切都转化为整个欧洲大陆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较于欧美国家,我国邮轮业的兴起只是近十余年的事。从2006年歌诗达公司的“爱兰歌娜号”在中国首航开始,我国邮轮产业从零起步,十年间,邮轮乘客从不足1万人猛增至212万人,年均增速超过40%,已成为亚洲最大的邮轮旅游市场。我国邮轮产业在世界范围内仅次于美国,国际市场份额从2006年的0.5%增长到9.6%,10年增长近20倍。
 
  在诱人的市场前景吸引下,国际各大邮轮公司蜂拥而至,各路资本也摩拳擦掌,纷纷投入重金进入这个朝阳行业,“海洋量子号”“盛世公主号”“喜悦号”“辉煌号”等大型邮轮纷至沓来。以中国港口为母港的邮轮2015年时还只有12艘,到2017年就增至22艘,这些新增船只的吨位基本都在10万吨以上,并配备了各种全球最先进的设施和娱乐项目,有的甚至在造船时就针对中国旅客的特点做了专门的设计。
 
  然而,在连续十年高增长后,邮轮产业在这两年增速明显放缓,原本一直在增加运力的几大国际邮轮巨头纷纷收缩战线。去年以来,在中国运营3年的“蓝宝石公主号”被派往欧洲到新加坡航线;“海洋水手号”宣布离开中国市场,被派往美国。今年7月,专为中国市场量身打造的“喜悦号”宣布,明年将前往阿拉斯加地区。
 
  不过,可以预见的是,我国邮轮市场将开启下一个黄金周期。今年9月,交通运输部等十部委联合发文,明确提出促进我国邮轮经济升级发展的主要任务,预计到2035年,我国邮轮市场将成为全球最具活力的市场之一。届时,邮轮旅客年运输量可达1400万人次,并加快实现首艘大型邮轮建造。
 
  今年11月6日,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与美国嘉年华集团、意大利芬坎蒂尼集团正式签订了2+4艘Vista级13.55万吨大型邮轮建造合同,意味着我国首艘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型邮轮建造项目正式启动。该型邮轮总长323.6米,型宽37.2米,最多可容纳乘客5246人,拥有客房2125间,投入运营后主要服务于中国市场。首艘邮轮计划于2023年9月30日交付,第二艘预计2024年交付。
 
  咬文嚼字
 
  “游轮”还是“邮轮”?
 
  近年来,一直有专家学者呼吁,目前所指的邮轮早已与邮政行业无关,不再是昔日承担海上邮运任务的“邮轮”,而是专门用于海上旅游休闲度假的大型客轮,这种旅游客船应被统一规范为“游轮”。但是,在造船界,“邮轮经济”“邮轮产业”和“邮轮游”等字眼频繁出现。
 
  《现代汉语词典》对“游轮”的解释是“载客游览的轮船”;对“邮轮”的解释是指海洋上定线、定期航行的大型客运轮船,因过去水运邮件总是委托这种大型快速客轮运载,因此得名。按中国船舶行业主管部门颁布的“船舶术语”,载客游览的船舶称为“旅游客船”,简称游船,并无“邮轮”或“游轮”之说。因此,“邮轮”在旅游行业使用,应是不规范用语,但这些年“邮轮”二字的“霸主地位”始终难以撼动。
 
标签: 邮轮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