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在本部资源紧缺、造船发展困难重重的情况下,化解异地作战、多线运行等诸多矛盾,发扬澄西人“协力攻坚、奋力争先”的优良传统,有序推进了“四地八线”造船模式的稳定运行,出色地完成了全年的造船计划。据统计,该公司全年完工出厂船舶30艘、172万载重吨,提前1个月完成了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下达的年完工交船28艘的任务目标,比2014年多交付新船11艘,完工出厂船舶和实物量均创下了该公司建厂以来的新高。
管理提升 助力各大节点圆满完成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一年来,中船澄西造船战线在资源分散、对外物量依赖性强、散货船市场极度疲软的情况下,紧紧围绕“保交船”这一压倒性的任务开展工作。他们通过持续改进内部管理,进一步提速增效,保证了造船任务的顺利推进。
首先,以中间产品为导向,制定阶段性标准并严格执行,为提升阶段完整性、缩短船舶建造周期创造了良好条件。该公司生产条线坚持以“安”字为先、“质”字为重,强化安全和质量管理,为造船生产保驾护航;坚持换位思考,加强与船东、船检的沟通协调,满足船东的合理要求,推动了“保交船”工作的顺利开展。
其次,提升集配管理水平,实现了舾装件配送,提高了服务务工人员的质量,改善了施工环境。在过去的一年中,中船澄西进一步加强了物资供应源(链)管理,确保物资及时到货,做好前期准备;实行物资配送到生产现场,改变了施工队领取物资的习惯做法;实行按托盘完整性配托,配送出库的物资保质保量。以中间产品为导向优化舾装件托盘,使托盘更贴近生产,配送到现场的物资在短时间内能够安装结束,提高了现场“5S”水平,改变了以往施工队“做到哪想到哪、领到哪缺到哪”的局面,实现了完整性配送到现场,生产部门可以专心投入生产。
再次,推行“三级”精度管理。2015年,中船澄西提出了三级精度管理理念,明确了造船事业部精度科、车间管理、施工班组三级精度组织的职责和业务分工;建立三级精度档案式管理台账,对二级、三级精度实施台账式管理;制定了《三级精度管理体系说明书》,明确了各级精度职责和业务分工,使管理职责有章可循,提升了现场施工人员的精度意识和精度技能,形成了造船系统“主动参与精度管理”的管理氛围。
另外,中船澄西还加强造船的外协管理,提高对外管控能力,使外协生产整体可控。同时,充分挖掘内部产能,及时实行外协转自制,使外协物量比例由2015年年初的70%下降到年末的55%左右,有力地保证了各大生产节点的实现。据统计,2015年中船澄西共完成造船大节点165个,比2014年增加41个。
资源整合 助力造船再上台阶
2015年,中船澄西在整合造船资源上迈出了新的步伐。当年11月28日,中船澄西建造的4号6.4万吨散货船在扬州造船新基地胜利下水,圆满实现了该造船新基地“当年开工、当年合拢、当年下水”的目标,顺利打通了造船流程生产线,在中船澄西的造船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同时,这也是该基地造船“7开3上1下”大节点中的重要一环,标志着新基地“育人、建模、达纲”的目标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目前,新基地已形成了月产分段5000吨、管子8000根的加工能力。
码头资源是船舶企业的核心资源之一。目前,中船澄西除造船业务外,还有修船、钢结构两大业务板块,且生产都比较繁忙。因此,在过去的一年中,留给新造船码头舾装的泊位从来没有超过5个。然而,中船澄西造船面广量多点散,在码头上进行舾装调试的新造船最多时达15艘,在1个泊位同时靠泊3档甚至4档船成了家常便饭。为了盘活用好码头资源,该公司修订了阶段性生产推进管理办法,围绕“3个20天”、2个大节点、6个完整性工作目标来组织生产,形成了完整的激励办法;编制了月度生产总体计划,梳理月度生产主线任务,加强宏观把控,实行月中检查、月末总结;对重点工程编制专项推进计划,专项跟踪,不断总结,助推缩短施工周期。同时,还积极推进工序前移,水下的工作尽量船台做,船台的工作尽量分段做。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码头资源紧张、船舶频繁移位与具体计划实施的矛盾。
此外,中船澄西还依托新成立不久的模块车间,对场地、设施和人员等资源进行了合理整合。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该公司上层建筑建造向着专业化、标准化的目标不断迈进。2015年,中船澄西通过充分的前期策划,实现了5个总组胎架滚动生产,完成了34套上建的制作、总组和吊装,上建模块完整性不断提高,为造船提速增效作出了贡献。
在抓好上述工作的同时,中船澄西还高度重视成本管理工作:一是将目标成本管理从原来的事后分析向事中控制推进,将生产过程中的成本矛盾及早暴露;二是建立成本控制问题专项清单,对成本控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专项解决;三是将模拟法人管理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形成了部门成本管理的有效抓手,促进了造船效益的持续提升。
2016年,世界船舶市场将在极度低迷中徘徊,船东下单接船欲望仍不强。为此,中船澄西将进一步迎难而上,顽强拼搏,加快推进中间产品完整性建造,理顺生产流程,提升生产管理能力,力争“十三五”开局之年在造船生产上取得更好的成绩。(蒋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