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运业水下噪音污染日趋严重,随着船舶排放法规越来越严格,噪音问题正在逐渐成为业界不得不着手处理的另一大环保挑战。值得庆幸的是,在船舶采取一些减排措施的同时,例如降低航速、改善船体设计等,噪音污染也可以得到缓解。
许多深海动物都依靠声音来进行交流、定位食物或者寻找伴侣,但是噪音污染(亦称为人为噪音)正在变本加厉地损害着海洋动物使用声音的能力。随着全球贸易持续增长,货物运输需求不断加大,越来越多配备着大型发动机的巨型船舶出现在了海洋中,航运业也因此成了水下噪音污染的罪魁祸首。
大量鲸鱼和海豚由于噪音干扰迷失方向、搁浅甚至死亡,这些事故很可能会激发公众要求设立监管法规的呼声。实际上,IMO已经制定了相关指南,可以为新的噪音法规提供基础。
过去50年间,海洋噪音强度预计增长了至少10倍。声音在水下比在空气中更容易传播,因此船舶噪音能覆盖的区域十分广阔。
10年前,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Scripps Institution of Oceanography)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商业航运是海洋噪音的主要成因。报告撰写者John Hildebrand教授表示,在船舶辐射的500Hz以内的低频噪音中,80%-85%都由螺旋桨空泡(桨叶转动时产生水泡)产生,海洋动物倾向于利用这种频率的声音进行交流。发动机、机械以及船体上的液压流是产生噪音的其他因素。
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主张开展长期监测项目追踪海洋噪音的变化,并提倡于2011年设立国际静海实验(International Quiet Ocean Experiment)观察噪音对海洋生物的影响。
根据John Hildebrand教授的另一篇论文,一艘54000总吨的集装箱船发出的噪音最高,达到了188dB(相当于一场摇滚演唱会的音量),而一艘26000总吨的化学品运输船发出的噪音最低,有177dB。散货船噪音频率较高,接近100Hz,集装箱船和油轮大多都低于40Hz。
鲸鱼和其他海洋哺乳动物不大可能靠近大型船舶,因此它们所遭遇的噪音可能接近于割草机或吸尘器所发出的声音。虎鲸凭借聆听鲑鱼发出的咔哒声来捕食它们,不出所料,虎鲸越来越难找到食物了。
另一项研究显示,人们在海洋石油勘探作业中使用气枪时产生的地震声波会冲击深海地带,也是低频噪音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动物听到陌生的声音时通常会受到惊吓,噪音引起的体内大出血、潜水模式的改变、往不同地区迁移以及内脏损伤还可能导致它们死亡。
两年前,鹿特丹港务局设立了一个包括11家港口的组织,致力于探索为港口附近居民降低船舶噪音污染的途径。该组织发起的Neptunes 项目虽然没有解决水下噪音问题,但却在今年3月份为各种船型产生的噪音制定了一套统一的测量方案。Neptunes表示,应当将噪音纳入国际港口协会(IAPH)的航运环保指数当中,该指数目前已有超过7000艘船舶登记,许多大型港口采用该指数来奖励满足以及领先IMO排放标准的船东。
今年标准保赔协会就人为噪音发布了一项通知,以此来提醒成员重视潜在问题。撰写者Freddie Hawke认为社交媒体很可能会加强对噪音污染问题的关注,并向监管机构施压,对此航运业需要做出回应。近几年公众对待海洋塑料垃圾问题的态度就是一个例子。
IMO的指南很大程度上是基于瑞典机构ASCOBANS提交的报告制定而成,ASCOBANS即养护波罗的海、东北大西洋、爱尔兰海及北海小鲸类协定,小鲸类包括鲸鱼、海豚和钝吻海豚等。
ASCOBANS表示:“许多水下噪音都是螺旋桨空泡产生的,不过船上机械和操作方式改进也值得注意。”该组织认为降低水下噪音最好的方法来自于船舶和螺旋桨的设计。可控螺距螺旋桨在船舶降低航速时并不一定能减小噪音,因此它们的轴转速和桨叶角需要形成最佳组合。“一般来说,安装了固定螺距螺旋桨的船舶降低航速就可以有效减少水下噪音,尤其是当航速低于空泡最低生成速度时,” ASCOBANS总结道。
还有一项针对集装箱船在不同航速下的噪音研究发现,航速低至8节时(相当于航速降低65%),集装箱船的累计噪音最低。而对于某些船舶来说,航速降低3节就可以将噪音强度减半。
在航运业为了减少船舶排放、实现去碳化目标而开始研究新技术、考虑采取限速机制的同时,噪音消除的重任已经悄然落在行业参与者的肩上。噪音污染会不会催生另一个像“限硫令”一样重塑行业面貌的环保法规呢?无论如何,业界都应当及早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