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电机与发电机

我国传统船配业亟待激发活力实现突围

   2016-03-01 船舶报船海装备网3340
核心提示:  近期,记者走访了华东几家船舶配套企业。在船市低迷的形势下,虽然这些企业各有各的炉灶而不至于破产倒闭,部分企业的产值还
  近期,记者走访了华东几家船舶配套企业。在船市低迷的形势下,虽然这些企业各有各的“炉灶”而不至于破产倒闭,部分企业的产值还实现了稳步增长,但由于在技术及资金实力方面存在较为明显的短板,持续发展堪忧。
  在提升科研能力为“王道”以及通过并购进行产业布局大行其道的大环境下,我国的许多传统船配企业亟待打破瓶颈,实现突破。
  活力待激发
  翻开一家国有船配公司2015年的业绩表,可以看到,该公司军民产品收入比重为4:6,业务结构算得上较为合理,然而该公司负责人还是深感忧虑。
  民品市场竞争激烈且利润较低,这个数据并不能给予该公司足够的“安全感”。而且随着军民融合的不断深入,逐步放开的军品装备市场出现了更多的竞争者,这让国有传统船配企业的“铁饭碗”褪了光泽,这些企业受到很大的冲击。
  诸如北京海兰信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后起的民营企业,不仅在民品市场做得风生水起,而且其通导产品开始涉足军辅船市场,这使得一些老牌船配企业未来在船舶通导市场上的机会更少。而海兰信这类公司的崛起,是一些注重科研的新兴船配企业迅速发展的缩影。作为上市民营企业,海兰信无论在资本运作、技术并购,还是价格比拼中都占尽了优势。
  “相较之下,一些传统船配企业由于长期科研投入不足,市场份额逐渐下降,而且留不住人才,十分缺乏活力。”地处上海的一家国有船配企业负责人如是说。
  该公司处于上海这样大都市的传统船配企业都难留住人才,缺乏活力,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传统船配企业的困境则可想而知。江西省船舶行业主管部门相关负责人就表示,由于在技术、管理、设备等方面上的劣势,该省的船配企业很难与江苏、浙江一带的民营企业竞争。由于长期处于产业链底端,企业就算想进行产品升级换代,也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业内人士表示,只有加大科研投入,才能留住人才,留住用户,我国船配企业应积极从这方面寻求突破。
  资源待整合
  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全球船配业的整合正在加速。据国际标准化组织船舶与海洋技术委员会主席李彦庆介绍,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船舶配套业格局悄然生变。近年来,通过兼并重组,行业巨头变得更加强大,竞争优势愈加凸显。如传统业务为换热系统的阿法拉伐,通过对带式压滤脱水机供给商西蒙哈特利、油泵系统生产企业Frank Mohn等公司的收购,其业务遍布换热系统、海水淡化、锅炉、货油泵、供油单元、惰性气体发生器等多个领域,一跃成为舱室设备的集大成者。
  业内专家表示,这种趋势十分明显。面对这一形势,我国传统船配企业应积极改变积弱积小的现状,通过资本运作实现业务布局。
  我国船配企业已逐渐认识到这一新态势,并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如海兰信2015年首次实施重大资产重组,收购全球海洋勘探调查科技先驱劳雷产业,完成构建立体化海洋监测网的业务布局,又相继入资劳雷绿湾、边界电子,与美国CODAR公司开展深入合作,加快部署海洋监测与水下安防业务链条,并购德国Rockson,布局“航海智能化”的战略业务;去年7月,国内专业从事液化天然气(LNG)产业成套设备供应业务的张家港富瑞特种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收购新加坡SIXTEE公司,弥补了富瑞特装在工程设计、项目管理等方面的不足,从而实现了该公司LNG装备制造业务由陆地向海上的拓展等。
  还有一些国内船配企业则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协同创新、引进技术等积极谋求出路。在江西,一些船配企业正在谋求资源整合,提升产品集成化水平,向产业链的上游延伸。在武汉,一家专门生产锚机和舵机的供货商,努力扩大在公务船、军贸船上的优势,进一步消化吸收从国外引进的技术,并谋求向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外市场拓展。在竞争激烈的船用通导市场,来自船舶工业、航空工业的多家企业尝试合作,完善信息与服务网络。
  李彦庆表示,我国船舶配套业要向精细化、系统化、集成化方向发展,需要突破藩篱,借鉴欧盟各国的经验,打造产业联盟,进行资源及资本的优化与整合,提升行业整体发展水平及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标签: 船配业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