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2015年中国船舶工业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平稳,造船完工量同比增长,但新船价格下跌,交船难、融资难等问题致使船企经济效益出现下滑,船舶工业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与之相对的船板市场价格虽较普通材相对坚挺,
虽然2015年中国船舶工业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平稳,造船完工量同比增长,但新船价格下跌,交船难、融资难等问题致使船企经济效益出现下滑,船舶工业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与之相对的船板市场价格虽较普通材相对坚挺,但在整体行情不佳的形势下,亦未能"独善其身",济南、天津、上海三地2015年年末的船用钢板市场平均价格,较年初下降1220元/吨,降幅达37.74%。
今年,我国造船完工量有望继续保持稳定,船板需求量预计约为1100万吨,与2015年基本持平。在新的市场形势下,船企与钢企应加强合作,共御风险。
造船用钢量有望稳定
自2015年年初以来,钢材下游产业需求增速全面回落,粗钢及钢材产量维持高位,供需关系长期失衡,市场信心普遍不强、预期长期偏弱,上游原材料成本大幅回落,这导致钢材市场持续弱势回调,价格一跌再跌,屡创新低。
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2015年我国主要中厚板生产企业共生产造船用钢板1024.7万吨,占中厚板产量的25.28%。船板产量居前几位的湘钢、沙钢、南钢、鞍钢、新余、重钢的船板产量占中厚板产量的比例分别为56.01%、46.37%、27.97%、40.4%、49.21%、62.82%。船板产量位居前十的钢企共生产船板937.43万吨,占船板总产量的91.48%,说明船板产业集中度非常高。
2016年,受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影响,航运市场供过于求的局面仍难以改变,但考虑到在建船舶较多的因素,我国造船完工量在今年有望继续保持稳定,船板需求量约为1100万吨,占中厚板需求总量的15%以上,与2015年基本持平。
船企钢企紧密合作
近年来,由于造船行业持续低迷,船企生产经营异常困难,中小船企普遍面临生存压力,为降低采购成本,船企与钢企的紧密合作相对弱化,价格成为左右船企采购最为重要的因素。为了更好地服务船企,密切合作,钢企不断创新营销模式,形成了以"集团结盟、加工配送、定制配送、联合开发"为代表的四大营销模式。
集团结盟一般是船企与钢企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优点是最大限度获得供应链竞争优势,结盟企业能共享市场利润,共避市场风险。如重钢与中船集团、鞍钢与中船重工等的结盟。加工配送战略是组建加工配送公司。如中船重工和鞍钢联合建立的鞍钢股份大船重工大连钢材加工配送有限公司,宝钢组建的上海宝钢船板加工配送中心等。定制配送战略是"基于互联网思维和准时制的船板配送服务模式",即船厂什么时候需要什么样的船板,钢企就什么时候生产好并配送到位,是造船企业急需的服务模式。南钢船板定制配送项目就属于这种模式,被评为2015年度"全国质量标杆"。联合开发战略是指钢企通过主动与船企对接合作,不断开发新产品。如舞钢与上海振华联合开发自升式钻井平台升降系统用齿条钢,南钢与南通太平洋海洋工程有限公司联手开发液化天然气(LNG)船用镍系液罐钢材等。
营销模式还待创新
由于船价持续低迷,为了压低采购成本,部分船企采用向多家钢企竞价采购的方式采购,虽然表面上降低了钢材采购成本,但实际上也带来许多管理和产品质量上的问题。为应对危机,共同抵御风险,钢企和船企应建立更加紧密的上下游合作机制,进一步巩固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完善船用钢材的质量保证体系,形成良性的供货模式。
与此同时,钢企还要注意合作船企经营状况的变化可能带来的风险。2015年,国内造船行业形势十分严峻,多家造船企业倒闭,如泰州东方重工、温州庄吉船业、正和造船、明德重工、江苏舜天船舶等,这势必对与之合作的钢企产生负面影响。由于产能过剩、需求疲软态势的延续,今年情况可能更差,会有更多的民营船企甚至地方国有船企陷入困境,或将破产。因此,钢企在选择战略合作伙伴时要对此给予足够的关注。
应该说,船板市场产能过剩、同质化竞争激烈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扭转,船价的低迷态势也不会有大的变化,钢企只有依靠降低成本和提高产销规模,大力调整产品结构,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突出重围。为此,钢企必须快速适应船市需求变化,加快科技研发进程,提升产品开发效能,培育领先、独有的战略产品,努力提升生产保证能力和配套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