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电机与发电机

负重前行 内河造船业经历阵痛

   2020-10-09 船舶报船海装备网9340
核心提示:“以环保、安全等名义搞‘一刀切’,推行‘关停退出’的措施,这一做法不符合当前的中央政策,并将直接损害合法、合规的小微民企

“以环保、安全等名义搞‘一刀切’,推行‘关停退出’的措施,这一做法不符合当前的中央政策,并将直接损害合法、合规的小微民企的权益。”扬州团结造船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如锦的这句话,道出了江都当地以承接内河船订单为主的造船企业老总的共同心声。他说,从今年3月至今,江都以建造成品油船、化学品船、不锈钢油化船、海洋渔业捕捞船为主的45家船厂就先后多次收到当地政府对企业“整治实施”的通知和“关停”动员大会,这让很多老板感到震惊和惶恐。

负重前行 内河造船业经历阵痛

国际新冠肺炎疫情的阴霾尚未消散,原材料、人工成本一路上升,当地政府推进内河造船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决心紧迫,一波赶着一波的冲击,让很多具备了些许发展规模和市场需求的江都内河船修造企业老总深感苦恼,也使得他们当地政府处于焦灼状态。


市场补位


“内河造船看江苏,江苏造船看扬州,扬州造船看江都”。作为华东地区内河船舶建造主要基地,一直以来,扬州内河造船业有着较为扎实的功底和良好的市场口碑。其产品因船型美观、质量可靠、价格合理,已在运河流域、长江流域、华东地区被用户广泛认可。江都内河造船业发展渊源可追溯到五十年前。江都地处长江、淮河、大运河交汇的区域,发展造船业具有独特的区域优势。盐邵河是江都造船业的发源地,造船业从60年代至今欣欣向荣、经久不衰,究其原因,是市场选择的结果,也曾是地方政府大力扶持、倾情培植的结果,既有地域的优势,又有历史的传承。


受亚洲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1998年,江都规模较大、以外贸出口市场为主的大型船舶集团和主要造船厂的生产几乎陷于停顿。不过,危机造成钢材和船用机械价格下跌,反而刺激了江淮地区一些个体水运企业“投资热潮”,他们纷纷以来料加工或租地造船的方式低成本大批量建造内河船,由此引发了一波来势迅猛的内河船修造热潮。有实力的国有船企和规模较大的民营船企均不愿在经营方式和价格水平上作出让步,这些私营船企迅速抢占江滩好位置,弥补市场缺位,捡漏这些订单,一批本土民营企业主也因此积累了“第一桶金”,拉开了内河船市场建造序幕。


近年来,随着国家《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印发,以及集装箱船“优先过闸”“免费过闸”等利好因素影响,集装箱江海河联运迎来了发展契机,也让当地内河船建造市场内河造船呈井喷式增长。江都内河船修造企业凭借已有的质量口碑和市场地位承揽大批订单。据统计,2019年上半年,扬州市新受理船舶258艘,同比上升239%;在建船舶325艘,同比上升173%,总吨位占江苏省地方船检三分之一以上。


在内河船修造企业发展的同时,当地附近村镇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成了造船业的技术工人和骨干力量。他们不用背井离乡外出打工,工作同时还照顾到了妻儿老小,维持了社会稳定,增加了老百姓幸福感。目前,该地区从事造船业的有2000多名员工,这也支撑了2000多个家庭。


同时,江都也已形成以造船企业为龙头、上下游几十种门类齐全的产业链,关联到船舶设计、钢板钢管、船舶机械、设备安装、油漆、家电、五金、木材、油品、交易、物流、银行、保险,以及人员流动消费带动的吃住行三产服务业等。目前,盐邵河沿岸的绝大多数企业的建造业务为饱和状态,不少企业手中持有二年的造船订单,可见市场对“扬州造船”的高度认可。


“关停”之坎


自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江都45家内河船修造企业停产停业达3个月之久,遭遇有史以来最大的经济损失。因疫情影响,船厂生产周期延误,用户和船东矛盾加剧,工人相继流失。随后,江都区地方政府部门提出“安全+防疫”的双重复工要求,让企业在复工之际面临双重“考验”。


春风船厂相关负责人说,为能复工,前期,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疫”中,船厂坚决响应中央及各级政府关于抗击新冠疫情的号召,以强烈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公民意识,积极配合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工作,企业不惜代价整改,投入几万元到十几万元,有的达三十多万元。今年3月3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精简审批优化服务精准稳妥推进企业复工复产的通知》,要求低风险地区不得采取审批、备案等方式延缓开工,但是,当地政府部门仍要求企业达到安全和疫情规定两项要求,并在“无条件服从政府拆迁关停”表格上签名后才给予复工。企业经过双重“跨栏”,在刚刚恢复生产、出现一线生机之际,3月16日,扬州市江都区委、区政府办公室发出了扬江办(2020)17号文,在区内对内河船舶修造企业开展综合整治,拟“关停退出”盐邵河沿岸的修造船企业,并将该区沿线45家内河船舶修造企业定性为“低端落后产能”,列入“黑名单”,要求“整治”。


在采访过程中,当地船厂负责人给记者出示了一份扬江办(2020)17号文,即《关于印发江都区内河船舶修造企业综合整治实施方案的通知》。记者看到,该《通知》明确了江都区内河船舶修造企业综合整治实施方案的目标任务,即:对内河沿线船舶修造企业实施综合整治,整顿清理造船企业立项、土地规划、环评、堤防占用、航道管理不规范问题,对手续不齐全且无法完备的予以关停退出;全面整改企业存在的安全生产和环境风险隐患,对安全环保不达标且不具备整改条件的,予以关停退出;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本地产业布局规划、资源集约利用综合评价D类的规模以下企业开展“散乱污”整治。


“政府部门以安全和环保的名义,要求企业整治,但是我们至今也没有收到关于安全和环保整改的具体实施方案。”河海造船相关负责人表示,船舶修造业在安全、环保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不比其他行业严重,更没有达到非“关停退出”不可的地步。而且,这些船企中,一些企业还曾经是招商引资而来,经几十年市场培育成熟的、有传统特色的、已形成了定规模的、具备完整产业链的行业。从事造船业有2000多名员工,带动当地造船供应链上一万余人的就业。一旦彻底“关停”,该水网地区将无造船之地,当地造船产业链上的近万人将失业。


“我们希望通过整治来提档升级,而不是通过整治‘关停退出’、一棍子打死。”一位不愿具名的船企负责人坦言。针对上述问题,当地修造船企业业主向当地政府部门通过信访部门联名呼吁请求政府充分考虑造船业历史和现状,依法保护业主合法权益问题。对此,7月8日,扬州市江都区工业和信息化局通过信件形式给予答复,答复意见为:“江都区大部分内河船舶修造企业无立项、土地规划、环评、提防占用、航道管理等手续,安全环保问题较为突出,与当地高质量发展背道而驰。”随后,记者就船厂立项、土地证以及航道审批手续等问题采访了三家船厂负责人。他们均表示,这些内河船修造企业中,最早的企业于1968年建厂,当时对应的行业主管部门尚未成立,企业没有途径和渠道申报相关手续,土地证、航道审批等手续均是历史遗留问题。


何去何从


经历国际金融危机的洗礼,目前,江都内河修造船企的市场应变力、运营执行力和综合竞争力都有了明显提升,产品结构转型升级的步伐明显加快。从船型结构变化趋势看,这些船企一改去年清一色散货船的状况,混装船、集装箱船、多用途船、重吊船和工程船等载重量大、适航范围广、功能完善的中端船型逐渐增多;从经营策略看,许多船东都是“回头客”。


这些船厂中很多厂都有四五十年的历史,有些最早1968年建厂。企业为了生存与发展,多年来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倾注了太多的精力和心血。“这一带的内河造船业经过几代人的奋斗,一下子关停,很多企业都不知道何去何从。我们坚持合法经营、服从政府管理,担当社会责任。我们对政府这做法无法理解,更无法接受。”春风船厂负责人说。


一方是船厂请求给予内河修造船改造升级的机会,并客观评估对造船业的社会贡献;另一方是当地政府部门认为当地内河船属于过剩产能,技术改造升级产业政策不允许,环保改造也不具备条件,通过改造升级的方式难以实现,希望船厂尽早将船台在建船舶建造完成,且不要新接订单,尽量减少损失,积极配合综合整治工作。无论如何,调优产业结构、开拓营销市场、完善生产条件、提升运营水平,不断增强技术创新和市场应变能力是企业运营管理永恒的课题。而在地方造船业中,内河修造船企业正感受到行业整合过程中“有形之手”和“无形之手”带来的“阵痛”。


业内人士表示,船企负责人要尽早有转换角色的心理准备。而在兼并整合船企的过程中,政府工作人员也要转变工作作风,尽量换位思考。毕竟企业的发展都凝结了企业负责人的许多心血。一方面,政府与企业要及时沟通,通过商议协调,解决企业员工及设备安置问题,避免发生社会事件;另一方面,要摒弃强硬、粗暴的态度及“一刀切”的做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引导造船企业归类整合,通过在产业链上寻找“落脚点”,实现企业设备资源的充分再利用。


 
标签: 内河造船业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