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区域交通运输、海事主管部门将共同建立信用记录管理制度,推进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健全信用对象认定和管理合作机制,推行重点关注名单制度,实施失信联合惩戒,开展信用修复和异议申诉合作,共同提升信用监管信息化水平,加强信用信息安全保护,引导行业组织和信用服务机构协同监管。
长三角区域是我国水网最稠密、港口最集聚、航运最发达的区域之一,水运货物吞吐量约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会议提出,要推进长三角海事一体化融合发展,以长三角“区域循环”为畅通国内“大循环”贡献力量。下一阶段,要助力推动长三角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出台服务区域一体化发展和自贸区建设举措,有力保障港航物流枢纽中心、跨海通道等重点工程建设,推进航运业和旅游业、休闲观光业深度融合,共同建成布局合理、畅通高效、江海联运的长三角海上通道网络。
同时,要利用新技术创新海事协同监管模式,建设“陆海空天”一体化水上交通运输安全保障体系,统一规范船舶交通管理,构建长三角统一的船舶交通管理规则和标准。提升海事公共服务能力,推进自贸区海运试点和海事监管制度创新,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和信用管理,提升交通组织一体化能力和船舶通航效率。夯实长三角绿色航运发展基础,建立健全区域船舶与港口防污染联防共治机制,落实船舶污染防治标准,加大船舶大气污染防治力度,强化水上污染应急联防联控。
记者了解到,一年来,长三角海事一体化融合发展取得良好成效,“信息互换、执法互认、监管互助,营商环境联建、重点领域联管、信用治理联动”的区域一体化治理格局不断完善。数字协同监管能力显著提升,长江干线客船、客渡船北斗应用广泛覆盖,海事“一网通办”平台广泛应用。区域数据赋能执法优势显现,海事规费征稽数据互联互通,为长三角海事一体化监管打下数据基础。水上安全监管共治成效凸显,区域整体执法效能持续增强。区域生态环境共保联治持续加强,船舶污染物协同治理力度大幅提升。
此外,长三角船舶排放控制区建设深入推进,基本形成覆盖全域的综合性、立体式船舶尾气监测体系,区域船舶燃油管理一体化逐步深化。船员队伍发展稳步推进,建立长三角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有序推进船员评估示范中心建设。区域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推出海事政务“就近跑一次”、船舶转籍登记“不停航”办证等便民惠民措施和下放调整执法事权等服务自贸区建设系列举措,海事信用管理制度、信息系统建设和分级分类管理等新实践新探索逐步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