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介绍,CJ50型自升式石油钻井平台于2014年5月20日开工建设,招商局重工(江苏)有限公司与船东、中国船级社、美国船级社等通力合作,经过近20个月的建筑施工,攻克了首制大桩靴CJ50型钻井平台悬臂梁覆盖范围大、一次站装可以进行约80个井位作业、控制轻船总量、使作业平台可变载荷显著增加、最大作业气隙可达40米等一个个技术难题,顺利完成了该艘钻井平台的建造任务。在该平台建造中,公司共申请了8项发明专利,其中两项已经获得国家专利局审发,其余正在办理申请之中;共计编写论文40多篇,今年将陆续发布,填补了多项国内技术空白。据悉,这是招商局重工江苏公司成功交付的第一艘自升式钻井平台。
招商局重工江苏公司是招商局集团在我市投资100亿元的重特大项目。尽管这两年来,整个海工装备受到石油价格下跌的影响,发展压力巨大,但是,招商局重工江苏公司却逆势上扬,在手订单超过50亿美元,10多艘石油钻井平台同时开工建设,去年实现应税销售超过60亿元,入库税金达到2.71亿元。
“是集团的资金、技术等综合优势,让江苏公司稳健发展。”该公司负责人说,海工装备是一个技术密集型的行业,科技创新是企业立足之本。招商局重工江苏公司从投入生产伊始,就将科技创新放在首位,同步建立了企业研发中心,从国内外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目前研发人员超过500名。研发中心与江苏科技大学、上海交大“联姻”,共同攻克技术难题。如今,企业研发中心升格为省级研发中心,今年的目标是争创国家级研发中心。
“首制大桩靴,就是一个创新成果的展示。”该公司技术负责人说,大桩靴攻克了自升式钻井平台在软土层作业会深陷、作业结束后无法顺利收起桩靴这一技术难题。为了攻克这个技术难关,招商局重工研发人员足足花了一年时间,通过多种实验,最终将桩靴面积扩大一倍,解决了这一技术难题,顺利制造出了国内第一个大桩靴CJ50型自升式钻井平台。公司一直将创新贯穿始终,这两年技术人员在生产过程中攻克了多个关键性技术难题,如桩腿精度控制的高强度合金焊接技术填补国内空白,悬臂梁撑重方法国内首次运用,负载试验方法国内首次使用,桩腿合拢技术国内首次运用等等,加快了平台建造速度。其中400英尺自升式钻井平台国际合作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列为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获得省级科技扶持经费1200万元。
在招商局重工舾装码头,记者看到一艘艘建造完毕的平台整装待发。该公司负责人说,今年计划5艘平台交付。尽管市场形势严峻,但是他们对未来发展仍充满信心。信心来自很多方面,来自管理,来自对市场的理解和把握,来自科技创新。他们的目标是建成国家级海洋工程示范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