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省市是重点
在目前已公布的29省市区“十四五”规划建议中,福建、广东、浙江、山东、海南、辽宁明确提出“建设海洋强省”。特别是山东用独立一个章节明确要求“奋力向海图强,开创经略海洋新局面”,坚持把海洋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更加注重经略海洋,加强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在发展海洋经济上走在前列,为海洋强国建设作出山东贡献。
海南提出,加快培育海洋装备等新兴海洋产业,加大天然气水合物、油气等海洋资源勘探开发力度,建设澄迈海上油田生产服务基地,建设海南陵水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发展海洋科技,推进“智慧海洋”建设;加快建设海上救援基地,健全海上搜救应急反应体系;扎实推进南海开发服务保障基地建设,加快三沙市建设发展。
福建提出,做强做优海洋渔业、船舶制造、海工装备等产业,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建设“海上牧场”;提升海洋科技发展水平,建设智慧海洋。广东提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海洋产业发展高地,重点发展海洋油气、海洋高端装备等产业集群,培育天然气水合物等海洋新兴产业,推进海洋交通运输、船舶制造等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建设海洋牧场;推进海洋科技创新,支持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辽宁提出,做强做大高技术船舶与海工装备等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培育现代海洋渔业;探索打造“现代海洋牧场”等。浙江提出,大力培育海洋装备等产业,加快形成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在规划建议中提及船舶工业的还有湖北、黑龙江和天津。其中,湖北明确了“提升高技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等新兴产业发展能级”;黑龙江要求,积极促进“军转民”“民参军”,大力发展船舶及海洋工程配套等重点产业;天津提出,推进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做强海洋工程装备、海水淡化等海洋经济优势产业链;
4个省有意外
不过,让人感到意外的是,头号造船大省江苏相对“隐忍”。该省提出大力发展江苏特色的海洋经济,以重大需求和重大任务为牵引,在高端装备制造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部署一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关键零部件国产化替代。在规划建议中,江苏并未详细阐述发展海洋装备和高技术船舶制造等方面的具体举措。
此外,近来大力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广西也提出,加快建设西部制造强区、海洋强区等,大力发展向海经济,加强海陆产业链供应链对接整合,吸引临港优势产业向沿海延伸布局,培育发展海洋新兴产业,构建具有广西特色的现代向海产业体系。河北也提出,加快打造沿海经济带和大力发展海洋经济。
而值得注意的是,吉林、山西、甘肃3个内陆省份也提出与发展海洋经济有关的思路。其中,吉林提出,加快珲春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等重点示范试验平台建设;甘肃提出,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北段枢纽,实现与海洋经济的紧密联接;山西提出,主动参与国家海洋战略,推进蓝色经济关键领域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产业集群化发展,积极培育海洋装备制造等相关产业。
邮轮游艇与港航
在发展邮轮、游艇方面,海南借助自贸港建设的有利时机,提出大力拓展邮轮航线,推动邮轮旅游试验区和游艇产业改革发展创新试验区建设,加快三亚邮轮母港建设,同时,对岛内进口用于交通运输、旅游业的船舶等营运用交通工具及游艇,实行“零关税”正面清单管理。广东提出,发展国际邮轮母港,建设以海岛旅游为主的海洋旅游产业集群。上海提出,建设国际一流邮轮港。
在海港建设方面,众多沿海省市区纷纷提出要加快推进布局,全力建设航运中心。海南将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船用燃料油等项目,扩大“中国洋浦港”船籍港政策效应,建立国际船舶登记中心,吸引中资方便旗船舶回归。上海要求,巩固上海港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地位,建设全球领先的国际航运中心,加快同长三角其他省份共建辐射全球的航运枢纽,引领长三角世界级港口群协调发展。河北提出,优化港口功能定位,实施港口转型升级工程,推进把秦皇岛港打造成国际一流旅游港和现代综合贸易港,把唐山港打造成服务重大国家战略的能源原材料主枢纽港、综合贸易大港,把黄骅港打造成现代综合服务港、国际贸易港和“一带一路”重要枢纽。辽宁提出,推进大连、丹东、锦州、营口、盘锦、葫芦岛沿海六市全方位合作对接,突出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带动作用。天津要求,加快北方国际航运枢纽建设。
在内河航运建设方面,重庆提出,强化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干支融合、多式联运功能,推动长江上游航运枢纽建设。湖北提出,建设高水平的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加快推动长江沿江港口优化整合、联动发展。安徽提出,实施“通江达海”工程,推动长江航道安庆至南京段整治等重大水利航运项目建设。江西提出,加快建设“两横一纵多支”内河高等级航道和现代化港口体系,以及九江江海直达航运中心等建设。四川提出,提升长江干线川境段和主要支流航运能级,共建长江上游航运中心。河南提出,推动淮河、沙颍河等航道升级改造和区域性枢纽港口建设,打造交通强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