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电机与发电机

南船整合防务,民船怎么开?

   2016-04-11 航运交易公报船海装备网4720
核心提示:  去年,广船国际与龙穴造船、黄埔文冲造船完成重大资产重组,更名为中船海洋与防务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中船防务),成为中船工

去年,广船国际与龙穴造船、黄埔文冲造船完成重大资产重组,更名为中船海洋与防务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中船防务),成为中船工业集团,即南船防务装备板块的资本运作平台。
航运业持续低迷之下,造船行业过剩产能化解困难,加之国际油价低位运行,海工装备利用率不断下降,国际造船市场中民船、海工业务量双线齐降。根据中国船舶工业经济与市场研究中心统计,去年全球共成交新船1357艘、9582.1万DWT,同比分别下滑37.2%和21.2%。
市场低迷,为保持接单量,中日韩造船企业开展全方位竞争。韩国造船企业加大传统船型的接单力度;日本造船企业受日元贬值和绿色环保船型推动,接单量大幅度提升;中国造船企业在日韩夹击下表现疲弱。
除支撑国家实体经济外,造船产业也为国家海洋国防建设提供重要保障。在民船和海工业务增长乏力的当下,占据中国主要造船资源的南北船集团陆续启动旗下军工资产整合,期待军船放量增效。中船防务完成整合黄埔文冲后,在作为全球领先的灵便型液货船制造商和最大的军辅船生产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了军船和海工装备建造实力。
注入军工资产提升产能
根据南船加快业务转型、全力打造六大产业板块的战略部署,中船防务分别以非公开发行股份2.72亿元和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南船持有的黄埔文冲100%股权。去年,黄埔文冲核心资产注入中船防务的工作完成。目前,中船防务全资控股广船国际、黄埔文冲和广船扬州3家子公司,形成了包含海洋防务、海洋运输、海洋开发和海洋科考四大装备的全覆盖体系产品。
由于吸纳黄埔文冲核心军工资产带来的产能提升,去年,中船防务经营接单及支付能力得以提升。其中,造船(含海工)业务同比增长20.67%,实现经营接单230.8亿元,交付船舶75艘、276.66万DWT;特种船及民船创造交船数量年度纪录,民船接获50艘,约109亿元;修船业务由于改装项目增多,同比增长116.39%。
中船防务去年收购黄浦文冲后,开始涉足军船业务。完成重大资产重组后,在民船经营方面,中船防务变身为中国疏浚工程船和支线集装箱船最大最强生产基地,覆盖油轮全系列产品、客滚船、半潜船等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在军船经营方面,成为中国海军华南地区最重要的军用舰船、特种辅船生产和保障基地。今年,中船防务计划承接合同金额293亿元,计划完工交船(含海工船)348万DWT。
得益于产能提升,去年中船防务在建船舶数量及完工进度增加,海工船生产及销售量同比大幅增长40.75%,致使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2.05%至252.45亿元,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5.55%至4.7亿元,主营业务毛利同比增长7.58%至6.3亿元。
但因造船行业低迷,造船进度延后,去年,中船防务计提存货跌价损失3.71亿元,致使资产减值损失高达3.9亿元,同比放大674%。最终,实现归属于上市企业股东的净利润9800万元,同比减少76.79%。
转移产能,转型资本运作
根据发展战略规划,中船防务将致力于构建为控股型平台企业,专注于资产经营、投资管理,不参与所属实体企业的具体生产运营管理工作,具体造船业务依赖旗下所属企业完成。
去年1月,中船防务出资100万元,注册成立广船扬州。随后,向广船扬州增资13.02亿元。
与此同时,中船防务经营模式也随之调整,剥离相关实体业务和资产。中船防务去年年报披露,为更好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未来将原中船防务与生产经营相关的资产及相应负债划转至广船国际;将中船防务旗下12家控股子公司及3家参股子公司划转至广船国际。目前,相关产能转移工作正在积极推进中。
去年11月,中船防务以13.19亿元价格,并附带承担资产收益补偿10.76亿元及资产搬迁补偿11.34亿元公开挂牌转让广船船业100%股权,并于12月份成功转让。该项交易为中船防务带来20.55亿元的收益。
目前,中船防务已基本完成在华南地区的战略布局和产业调整,核心竞争力和行业地位相应提升。中船防务非上市资产还包括江南造船和沪东中华造船。截至去年一季度,江南造船总资产239.31亿元,净资产40.09亿元,去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7.50亿元,净利润8400万元;沪东中华造船总资产421.49亿元, 净资产25.22亿元,去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1.10亿元,净利润100万元。
民船何以冲出重围
造船业的困境源自航运市场长期低迷。许多造船企业为了维持开工和人员稳定,微利、无利甚至是亏损接单造船。此外,造船业呈现买方市场态势,船东先期预付款比例越来越少,平均只有5%,最低仅有1%,使造船企业资金链更加紧张。此种境况下,民营造船企业破产频发,主要国有造船企业亦在“路漫漫其修远”的产业整合中“上下求索”。
以南北船为代表的大型国有造船企业找到了军船这一“救命稻草”。除战略考虑外,在国家打造“海洋强国”的战略指引下,军用舰船建造市场崛起。
申万宏源研究报告指出,考虑到海军未来15年内装备具有现代化作战能力的新舰艇、淘汰老旧舰艇的需求,预计未来仅新增舰艇建造费用将超过7000亿元。此外,多位航运保险、再保险行业人士向《航运交易公报》记者表示,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军品类航运保险业务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今年该部分业务也将占据航运金融类产品的主要份额。
造船业持续触寒,造船企业能够依赖军品产业维持经营既幸运亦实属不易,但毋庸置疑的是,民船产业在促进国家实体经济中发挥着更大的作用,民船产业仍需破除难题。
目前中国造船产能已由8000万DWT降至约6500万DWT,在造船产能过剩的背后,结构性矛盾突出。常规船型依然占据中国大部分造船产能,而这也正是订单下滑最严重、最容易遭遇冲击的市场。
据《中国水运报》报道,由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牵头编制的《船舶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初稿已经完成,未来5年,船舶行业市场需求预计将有30%的增长。下一步,中国船舶工业将加快转型升级、创新和信息化、绿色发展。具体目标是造船产量占全球份额40%以上,力争达到 50%;高技术船舶、海工装备核心技术主要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达到30%以上;海洋油气开发装备关键系统和设备本土化率达30%以上。
此种要求下,民船企业需在多领域突破重围。自去年11 月以来,供给侧改革横空出世,成为近期高层讲话中的高频词。国务院明确指出,要促进过剩产能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供给侧与需求侧相对应,供给侧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这些要素在充分配置条件下所实现的是增长率即中长期潜在经济增长率。结构性改革旨在使诸要素实现最优配置,伴随着造船产业供给侧改革政策的推进,过剩产能或有望被逐渐整合,民船业务亦将有所起色。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