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秀的面容,标志性的黑框眼镜,今年30岁的刘宁召看上去比实际年龄显得年轻,如果不是沾有机油的双手,很难让人认出这是一个与发动机打了十多年交道的人。
在斗门富山工业园玉柴船舶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玉柴船动”)装试车间里,W7X35低速船用柴油机正在进行最后的装配,刘宁召就在车间里细心地安装缸套。
尽管看上去是简单的重复,但他已练习了不止上千次,用手来“看”机器成为可能。
待工人完成所有工序以后,62岁的车间主任洪锡平手里拿着测量设备精密度的铅丝,再次走上装试塔,对所有工序再次做了一遍检查,确保没问题后才离开。尽管他知道再检查一遍也是“无用功”,但他依然坚持了这种“只怕万一”的倔强。
船行大海,发动机是动力的来源。主营船舶发动机生产的玉柴船动,目前已经生产全球首创的双燃料船舶发动机,处在行业前列。而以刘宁召和洪锡平为代表的两代匠人,用各自的行动,传承对技术的追求,为巨轮的“心”保驾护航。
用手“看见”机器的状态
“对准中间,慢一点,下,再慢一点,往下……”
在玉柴船动装试车间的装试塔三层,6名身着浅蓝色工服的工人,正对W7X35型低速机的活塞缸套进行安装。此时,即使是十多年经验的老师傅,也开始变得小心翼翼。此时,钳工工段的工段长刘宁召正来回操控着8个千斤顶,不断调整缸套的水平位置,一时间成为塔上的焦点。
这是一个提心吊胆的过程。一般而言,发动机装配包括零部件预装和整机总装,工人们需要将活塞、齿轮等零部件进行分别安装后,再放入机座进行整机组装。而刘宁召和工友正在操作的活塞缸套安装,又被工人们称为发动机预装环节的“三大难”之一。“活塞是运动部件,活塞杆与缸套内壁不能接触,否则缸套会磨损拉薄,导致活塞破损。”
由于活塞杆的直径与缸套内径非常接近,预装操作对工人提出的精度要求非常高。为确保缸套与柴油机的曲轴端面保持同轴位置,刘宁召需要自己一个人完成8个千斤顶的精调。“要确保二者不接触,没有标准,只能由一人凭借经验和手感进行位置的确认。”而像刘宁召这样能熟练完成这项操作的工人,车间里不超过十个。
2006年,大学刚毕业的刘宁召进入一间船厂从事发动机维修工作,开始了为期4年的一线跟班学习。2011年,玉柴船动珠海车间投产,25岁的刘宁召成为公司招聘的第一批技术工人,进入装配车间进行发动机装配。5年的时间,他从一名钳工成长为把控生产线质量的工段长。
从基础的钳工到车间里的“师傅”,在刘宁召看来,最直接的考量标准就是“三大难”。“活塞缸套安装,中间齿轮调整和水利测功器安装,是装配过程中最考验人的环节,每一个环节都是‘东西大、功夫小、精度高’。”
在刘宁召介绍发动机装配工序时,说得最多的词是“上手”,在工友们看来,“手”正是刘宁召的绝活。为了实现高精度的装配,进入公司的头两年时间里,刘宁召在装试塔上进行了不下千次的“手感”实操。频繁与机器接触,刘宁召的双手常年沾有洗不去的黑色机油。“每一项工序,零配件与机器都有对应的力度,只有反复用手去感受,才能让双手像眼睛一样,‘看’见机器的状态,这也是发动机装配区别于一般机械工作的地方。”
“0.01毫米”的精度追求
中午12点30分,正是车间工人们吃午饭的时间,一名穿深蓝色工衣的老人独自走上装试架,将装配完成的部件、管道逐个进行检验。这个老人不是别人,正是刘宁召的“顶头上司”——装试车间主任洪锡平。有刘宁召等人的把关,大多数的时间,洪锡平走上装试塔做的都是“无用功”,但在洪锡平看来,这是40多年装配工作养成的习惯。
今年62岁的洪锡平,凭借40多年丰富的从业经验,在退休之后被玉柴船动返聘,回归车间负责管理和调度柴油机装试工作。从一线的工人到一个生产车间的管理者,洪锡平将注意力从一颗颗螺丝放大到了每一台发动机,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是“大半辈子都献给了发动机”。
不少新技工在初进公司时,没少挨这位师傅的骂。“师傅要求车间尤其是装试塔的环境必须干干净净,这是很多新人起初并不理解的地方。”刘宁召说,有时候生产任务重,有工人将工具随手放在装试塔上,洪锡平看到后,都会提出批评。
“发动机里但凡有一点灰、有一点拉丝,就会拉成槽,损坏发动机。”洪锡平说。而在刘宁召的印象中,洪锡平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发动机与其他机器不同,走在大海里一两个月主机不会停,一旦停下来就容易船毁人亡,所以任何一个环节都有优化的空间。
相比起弟子们的一丝不苟,洪锡平的严谨还体现在对每一个环节的质量把控,心里都有对应的数字进行评判。“中间齿轮调整,两个齿轮咬合度要超过80%,每个齿的平行度要控制在1丝之内,半丝最好,活塞对中,活塞杆与缸套总间距要控制在60丝内。”
洪锡平所说的“丝”,是机械工人们日常用于衡量精密度的计量单位。“1丝只有0.01毫米,也就是一根头发丝的1/10那么细。”船用发动机数万个零部件,组装的精密度要求达到“丝”级,才能确保发动机既准确运转,又能减少机器之间的摩擦造成的寿命减短。
“年青一代的技工,执行能力强,基础也不错,但是面对周边环境的诱惑,很难静下心来坚持做技术。”洪锡平说,随着机械加工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年轻技工忽略了手上功夫。“老一代技工还要分成八个级别,四级以上的技工才能上机实操,如今行业里已经少有这种分法了。”
虽然如此,洪锡平平日里还是以“级别”的要求对弟子们不断进行“敲打”。“能用手操作的,尽量用手去体验,这样才能对机器形成最直接的触感。”严厉的调教让刘宁召等年轻人慢慢收住了心,开始回归手动的“最笨”办法“打磨”技能,加快成才。
两代匠人的不同诠释
新老两代匠人的坚持和传承,推动玉柴船动实现了从起步到成长的转变。
2011年11月,世界首台W6X35低速机在玉柴船动成功试车,12个月的工期也创下了低速机行业最快的建设及生产速度;仅一年之后,首台W7X35机顺利通过船东及BV船级社检验;2015年6月2日,全球首台投入商业运营的5RT-flex50DF船用双燃料低速机在玉柴船动成功交验。
玉柴船动工会主席兼董事会秘书余天亮介绍,“十三五”期间,玉柴船动将发扬“工匠精神”,帮助企业在精益生产、精益制造方面发力,推动中国海工装备制造业在下行的大环境中走出一条创新之路,为客户提供质量最好的产品和最优质的服务。
在刘宁召看来,“优质产品”需要“优秀员工”才能生产出来,工匠精神应该成为技术工人的追求。“工匠强调的是技艺,这种技艺需要在实践中反复打磨而成。正所谓百炼成钢,工匠也应该是磨出来的。”
与弟子的观点持有差异,洪锡平在肯定年青一代能力的同时,更愿意用“素质”一词对工匠进行要求,“这包括人的社会道德、责任心以及工作信誉。年轻工人成长快,但是往往忽视了职业素质的培养,缺少了这一点,也还不能称之为工匠。”
洪锡平希望有更多的人对工匠精神进行追求。“每一艘船的发动机,都不是靠一个人的力量完成装配,工匠精神不应该只是在少数人中倡导,更要传承至一个团队,甚至是一代的技术工人。”
■对话
培育“工匠精神”首先要尊重蓝领
南方日报:技术工人对产业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也是工匠的重要组成部分,你认为“工匠精神”的培育需要怎么样的社会氛围?
刘宁召:工匠精神要求技术工人对技术、对产品有着精益求精的追求。一方面,从工人自身而言,要有这样的追求,通过良性竞争、比学赶超,提升行业整体水平;另一方面,社会、企业也应该为匠人的提升和发展提供平台、创造环境。
洪锡平:“工匠精神”并不是个新鲜词。以往我国社会对于包括工匠在内的技术人才,或多或少带有轻视,认为“干技工不如坐办公室”。实际上,技术工人、工程师、科学家,这些是人才分工的不同,而非人才层次的高下。
因此,培育工匠精神,首先还是要从树立尊重工匠的导向抓起,尊重蓝领技术工人,并下大力气培育技术人才。一方面要让工匠在收入上有保障,让更多的人愿意从事技术工作。另外要真正形成尊重劳动、尊重技术、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提高蓝领工人的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