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电机与发电机

长江救援,一次生命至上的国家行动

   2015-06-04 新华社船海装备162450
  科学救援,与时间赛跑
  6月3日,救援人员准备将吊船上的挂钩与沉船连接。当日18时30分许,记者在“东方之星”轮翻沉现场看到救援人员准备将吊船上的挂钩与沉船连接,为实施船体打捞工作做准备。 新华社记者肖艺九摄
  记者在搜救现场了解到,客船翻沉水域深约15米,风大浪高,且暴雨不断,江水污浊,救援工作面临诸多挑战。
  中船708所高级工程师吴正廉等专家指出,当船突然翻沉后,船舱内空气在水中排出速度很慢,而且会在船舱内向上运动,可能形成很多空气垫或空气囊,短期内可以维持人的生命。而由于船内气压升高促使船浮至水面,一旦贸然切割救援将直接导致“东方之星”客船沉没江底。
  因此,现场指挥部确定了这样的救援方案:潜水员先通过敲击寻找水下被困者,进而通过钻孔等方式向船舱内注入压缩空气或氧气。
  交通运输部救捞局副局长张建新说,复杂的环境、天气状况,更需要科学施救、精准施救、及时施救。
  尚有一丝希望,就需百倍努力。海军三大舰队和海军工程大学、广州军区派出200余名潜水员紧急赶赴现场。由于船体整体出水打捞等情况需要多方面考量,因此先期搜救主要以潜水员水下探摸为主。
  然而由于船体经过装修改造,内部结构复杂,且水下能见度不足半米,因此100余个房间逐个探摸进展十分缓慢。
  记者通过海军潜水员的监控器材可以看到,摄像头可视范围几乎为零,浑浊的江水中潜水员仅能通过双手摸索寻找方向。据现场潜水员介绍,鉴于目前的水文条件,部分遇难者遗体是在“盲搜”中摸到后运送至水面的,而由于船舱内部结构复杂形成诸多暗流,搜救人员自身安全也存在风险。
  随着3艘大型打捞船相继就位,配合船体自由浮力,根据现场的最新决定,救援人员已开始对船体进行切割作业,然而切割面积不会太大,救援人员在船体底部中前部切开一个55厘米乘60厘米的长方形口子,以便潜水员进入舱体探查,进而为后续救援打开通道。
  水上搜救,精准的气象水文预报信息至关重要。
  为了给现场救援提供精准水文信息,湖北省启动水上搜救气象应急保障服务Ⅰ级响应,监利水文站实时进行现场应急监测。沉船断面流量、平均流速、最大流速、水深、水温等信息,每隔半小时就会更新传递给一线救援指挥部。
  为减轻救援难度,2日上午,长江委防办对三峡水库进行三次调度,减少出库流量,从17200立方米每秒减少到7000立方米每秒,为长江沉船救援创造条件。
  记者3日下午在救援现场看到,岸边的水位线已不同程度下退半米左右,且仍在继续下降。
  “做好现场的消毒防疫,保障救援人员的健康,也很关键。”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院长周赤龙担任该院医疗急救队的队长。3日下午,他告诉记者,医疗急救队伍除了对打捞出的人员进行生命体征判断等急救工作之外,该院几个专业消毒防疫队伍正在进行洗消作业。
  凡人善举,托起生命的奇迹
  6月2日,红十字蓝天救援队将打捞到的遇难者遗体运送至岳阳市华容县新江渡口。 新华社记者白禹摄
  灾难面前,最专业的救援力量往往需要千里驰援,民众第一时间自发救援恰恰才是挽救遇险者生命的第一道“生命之堤”。
  当客船翻沉后,湖北、湖南两省大批渔民自发参与到救援中,成群结队、自带装备、顶风冒雨在波涛汹涌的江面上搜救幸存者。
  6月2日零时30分左右,湖南省岳阳市广兴洲镇洪市村村民冯凯敏正在冒雨修理装卸砂石的传送带,突然听到长江中隐约传来“救命”的呼声。
  冯凯敏立即叫上朋友驾船营救。狂风不住地拍打小船,冯凯敏除了要减轻小船左右摇摆,还要随时躲避巨浪。一步步地向前移,他终于划到了落水者身边。
  “他看到我们,非常激动,但已经筋疲力尽,说不出话,我让他双手抓着船舷,我和同伴一起将他拉上船来,并迅速往岸边赶,由于风浪太大,到岸又花了2个多小时,上岸后我们三人体力都透支了。”冯凯敏说。
  广兴洲镇党委书记吴国良说,目前镇里12个村每天有上百位村民自发沿着江边搜查,希望能发现更多的人。
  除了当地村民,户外救援队、环保组织等多重民间力量也在行动。
  民间救援组织蓝天救援队队员王晓晖接到长江沉船事件通知时,距其婚礼还有3天。他毅然报名从北京奔赴现场参与救援,婚礼只得取消。
  “搜救过程不会间断,救援队员都是轮番上岗。”蓝天救援队湖南队的一名负责人告诉记者,民间救援力量已经分了几个小组,为了避免重复工作,按分工重型装备在上游搜救,下游以搜江面为主。
  目前,仅在岳阳市水域就有25艘各类船舶自发参与救援。全国各地已有100余名蓝天救援队员赶到现场,队员包括专业潜水员、声呐测扫等领域专家。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