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可以说是对我们造船人精神传承的新的诠释。”谈起最近热议的“工匠精神”,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舰船建造工艺带头人邹丽榕如是说,“‘精益求精’这个追求,在黄埔文冲有着悠久的历史。而‘工匠精神’这个提法,与黄埔文冲‘用匠心、出精品’的追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这是一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
“用匠心、出精品”,20多年来,黄埔文冲以此为不懈追求,勇往直前、不断自我加压,实现了从艇到舰、从百吨船到万吨船、从单一产品到产品结构多元化、从低附加值船舶到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产品的跨越式发展。
“纵观当前船舶行业、船舶企业乃至船企工人自身,都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挑战。”邹丽榕认为,对船舶行业来说,需要掌握造船核心技术、提高船舶配套国产化率、提升基础设计能力;对船舶企业来说,需要调整产品结构、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对船企工人来说,需要学习新技术、提高技能水平,以应对造船技术发展趋势变化以及自动化生产技术的挑战。“要实现这些目标,正需要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武装自己。”邹丽榕说。
鉴于行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过去在百年老店、家族企业、老字号等作坊式生产环境下产生的“工匠精神”,在新常态下被赋予了新的内涵。邹丽榕表示,“新时代的‘工匠精神’承载的内容更为丰富、内涵更加广阔。新时代的工匠不仅要在技能水平和个人事业发展上追求精益求精,更应具备‘国家兴亡、行业兴衰、企业发展、匹夫有责’的责任担当。”
邹丽榕认为,船舶行业属于重工业,其“脏、累、苦”的工作环境与现在很多备受年轻人追捧的行业相比,不免相形见绌。但是,船舶工业是国家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和运输安全的重要装备保障。海防建设需要船舶、海洋资源开发需要船舶、海洋运输需要船舶……每一个造船人应深刻理解自身工作对国家安全、经济建设的重要作用,并以此为荣。只有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动力,才能更好地支撑每一位造船人不断学习、追求卓越。
这是一种“精心培养,薪火相传”的作风
“与家族世代传承的工匠精神相比,作为企业,‘工匠精神’的培养和传承,更需要企业文化的氛围熏陶。”邹丽榕认为,与过去相比,当前年轻员工对人生职业规划和事业发展的追求更现实了,在政治觉悟和思想认识上存在一些不足,缺乏对社会、行业的责任感和对国家、民族的使命感,因此,要培养起新时代的‘工匠精神’,需要企业通过新的方式传承和教育。
邹丽榕介绍说,黄埔文冲以“军工精神”为文化核心,首先从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着手,把社会教育缺失的环节补上。从新员工的入职培训、技术培训、党课教育等开始,该公司就注重对他们进行国家和行业的宏观发展历史、当前技术动向、我国最新成就等内容介绍和宣贯。通过全面了解国内外军工技术的发展、我国军工发展的艰苦历史、当前我国军工和造船技术的成就,员工们将初步形成对船舶工业的使命感和荣誉感。
其次,黄埔文冲注重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员工。该公司通过举办技能竞赛、评选表彰先进等活动,在企业范围内营造向先进看齐、不断学习的氛围。为了使新老员工之间形成衔接,黄埔文冲多年来坚持“师带徒”等培训方式,老员工以身体力行的行动带动新员工,这不仅是在技术上进行培养,更多的是在传承军工精神和作风。
“在新闻上看到我们的救助船迎着风浪行驶在台风之中拯救生命,在电视上看到我们建造的舰船光荣通过阅兵,我都觉得心潮澎湃。”邹丽榕说到这里,动情地红了眼眶。“我们造船人,就应该以这种荣誉感和自豪感,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工匠精神,落实到每个人身上,就是这样一句话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