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船舶701所设计的国内首套8000米静音型自动化钻机降噪系统在陕西宝鸡石油机械有限公司顺利交付。
据了解,该8000米静音型自动化钻机属于“一带一路”重点项目,为减少钻井作业对周边生态及野生动物的影响,降噪系统采用全井场噪声控制技术,对主要设备及钻井作业区域实行全面降噪措施,实现井场周边噪声值小于45分贝,达到自然保护区生态建设和生活区作业环保的双重要求。
该平台降噪系统的交付,标志着701所已掌握钻机噪声控制核心技术,推动了降噪控制技术、标准和服务的全面走出去,对于后续开拓相关市场具有较强的示范作用。
4月底,701所与陕西宝鸡石油机械有限公司签订了首个某平台降噪项目技术协议,这是701所噪声治理首个钻井机械设备降噪服务项目,也是国内首个陆地钻机降噪项目。
“不到60天时间,要完成噪声系统设计和近200吨集装箱式建筑和各种隔声材料的建造,无论对于设计方还是制作工厂,都将面临严峻的挑战。”项目组组长周进华坦言。
按照正常的进度,该项目至少需要半年的时间,但“节点”于团队而言是一个严肃又充满使命感的字眼,常年一线的磨砺早已造就了他们任务越艰巨、挑战越严峻、越能超负荷运转的“超能力”。
考虑到任务异常繁重、设备复杂众多、疫情等因素叠加的影响,701所火速成立了项目组赴陕西进行项目方案沟通,返汉后加班加点进行方案设计和对比分析论证,并驻施工现场进行方案沟通和协调,采用边设计、边优化、边生产制造的方式来确保车间制造、现场安装顺利进行。
“首批钻台面隔声墙板和立柱等必须在5月15日前制作完成,动力区的数十个集装箱房必须在5月20日完成,相当于每天必须完成一个集装箱房的工作量。”
再加上环保、喷砂、油漆工艺的要求,为保证项目进度,周进华直接率组常驻工厂进行设计沟通、施工质量监督和噪声摸底,白天晚上轮轴转,大家克服露天高温和晚上蚊虫叮咬的困难,待在现场等候测试时机,最终噪声监测数据顺利达标,圆满完成任务。
不到60天,将“不可能”变成“可能”,伴随项目团队无畏信念的是掷地有声的担当,计算机里一张张设计图纸,一屏屏密密麻麻的数据,也在默默书写着属于701人的速度与担当。
除了高度紧张的工期,复杂的噪声治理环境也是摆在项目团队面前的一道难题。
据了解,该钻机平台区域主要由钻台区、猫道区、柴油机组、泥浆泵区等组成,设备数量众多、噪音大、管系和电缆走向复杂,又需要便于拆装和运输,这些都无疑增加了噪声的治理难度。
项目组大胆创新,首次在钻机平台上采用总体降噪、区域降噪和设备降噪相结合的方法,借鉴集装箱便于运输、安装和拆卸的优势,将所有降噪材料集成到多组超长尺寸的集装箱内,最终实现整体最大隔声量超过60分贝。
“到达目的地后,还会进一步降低钻机向周围的辐射噪声。”据了解,到达目的地后将会进行统一组合安装,进一一步优化噪声环境。
噪声,对人类和动物的危害是不可忽视的。在平台降噪系统设计之初,项目团队就充分考虑了钻井工人以及周围野生动物的静音环境,体现人文关怀的同时,也表明了大家关注野生动物的生存状况和持续性发展,彰显了大国智造的责任和担当。
“我们在设计之初就查阅相关资料,据说声音超过50分贝会影响人和动物的睡眠休息,超过85分贝会令动物烦躁不安或是紧张恐惧。”项目组成员夏胜雄说。
此前查到的资料显示,长期处于噪音分贝极高的环境中,野生动物会产生心悸症状,严重的甚至会产生不可治性的耳鸣甚至是耳聋,会大大加深动物被捕杀的风险。
为地区发展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不应忽视生态和环境的建设需求。为此,项目组成功运用了全井场噪音控制技术,主要设备及作业区域采用降噪措施,成功实现在井场围栏处噪音值小于45分贝,最大程度减少对周边环境影响。他们通过努力和实践,成功实现该地区发展优势与生态优势的共赢。
作为项目负责人,周进华表示,该平台降噪系统的交付标志着701所已掌握钻机噪声控制核心技术,对于后续开拓相关市场具有较强的示范作用。
今后,701所将继续打造更加精良的海洋装备,用先进的技术、完善的服务和良好的口碑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海洋强国建设贡献更多的力量,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