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电机与发电机

“白名单”船企开始洗牌 “去产能”仍将持续

   2016-07-28 船舶部船海装备网4480
核心提示:  7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发布了关于公开征求《船舶行业规范企业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的意见。意见称,为加强对已
  7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发布了关于公开征求《船舶行业规范企业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的意见。意见称,为加强对已公告的符合《船舶行业规范条件》的船舶建造企业的动态管理,督促其保持符合《船舶行业规范条件》的要求并改进提高,组织编制了《船舶行业规范企业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意味着行业主管部门将对“白名单”船企进行监督管理,“白名单”船企也将开始大洗牌。
  事实上,自去年年初以来,继江苏熔盛重工有限公司、南通明德重工有限公司、舜天造船(扬州)有限公司等船企相继破产重整,素有中国船舶工业“白名单”之称的符合《船舶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似乎正在遭遇一场“公信力”危机:资金链断裂引起的撤单、供应商集体讨债、工人堵门讨薪等连锁反应对船厂造成了致命的打击。对此,业内人士指出,“白名单”并非“免死金牌”,在当前国内外造船业掀起新一轮重组潮的形势下,随着船舶市场进入深度调整期,行业主管部门监管力度加大,不少入列“白名单”的船企如果出现一年以上未交船、无订单、已停产的情况,并宣布破产或进入破产清算程序者,将被“踢”出“白名单”。
  洗牌加速   “白名单”并非“免死金牌”
  2013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并发布《船舶行业规范条件》(以下简称《条件》),并分3批公布了“白名单”船企,共有71家船企入围。该《条件》旨在通过设置一系列条件引导国内相关船企有的放矢地提升自身综合能力,确保船舶产品的建造质量与效率;同时,通过引导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的方式,提升产业集中度,减少行业内的无序竞争与投机现象,为我国船舶工业由大到强创造良好的环境。
  然而,不到3年时间,全球新造船市场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造船业“接单难、交船难”困境步步紧逼,随着订单量大幅下降,大量船企重组、停产甚至破产倒闭。最具代表性的造船大省——江苏共有18家船企入围“白名单”船企,以数量优势领跑其他省份,不过,当前已有5家“白名单”船企停产或兼并重组。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全国共有多家“白名单”船企深陷其中。其中,江苏熔盛重工有限公司、南通太平洋海洋工程有限公司2家企业停产,南通明德重工有限公司、舜天造船(扬州)有限公司、江苏新东方海洋装备有限公司、浙江正和造船有限公司、浙江造船有限公司5家企业破产重整。除此以外,目前,仍有多家入列的“白名单”船企岌岌可危,正面临资金吃紧、订单荒、交船难等多重困境。
  “骨干船厂今年的订单基本饱满,但整个船舶行业仍在历史底部徘徊,经营风险仍在加剧。今年年初以来,各大船企接单情况不尽如人意,由于造船产能过剩,供大于求,亏本接单、饮鸩止渴式的恶性竞争时有出现,今年到明年以后的订单状况令人担忧。”中国船级社(CCS)江苏分社总经理范强表示,2011年,全国造船完工量达到最高峰,计7673万载重吨。当年,江苏省造船完工量达到2793万载重吨的历史高峰。即使如此,他认为,我国的造船产能至少还有20%没有完全释放。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当前,国内骨干船企应加快兼并重组步伐,央企造船厂的重组也将进入实际操作阶段。其中,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和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等不仅全面启动内部资源优化工作,整合造修船企业,而且投入资金进行军工资产收购,用于军工军贸装备和军贸融合产业技术改造项目,进一步提高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此前,就有相关消息称,中船重工旗下的6家北方大型船厂将进行一轮重组,涉及大连船舶重工、天津新港船舶重工有限公司、渤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山海关船舶重工、青岛北海船舶重工和青岛武船重工有限公司,这6家船企将根据市场和管理被“配对”,由3家大型船企配对3家规模相对较小的船企。此外,在国际方面,韩国三大造船巨头正加速整顿。韩国政府将出手拯救航运及造船业,现代重工、三星重工及大宇造船海洋已向债权人提交筹资方案,计划通过出售资产与裁员等减支措施,合计筹措8.41万亿韩元(约73亿美元)资金。
  “船企‘白名单'并非‘灵丹妙药’,即使入围‘白名单’的优质企业之间也存在较大差异,进入该名单的船企也并非享有融资特权。”国家开发银行江苏省分行副行长庄伟刚表示,国内目前仍处于持续的“去产能”阶段,国内造船厂去产能的幅度为20%~30%,未来产能过剩压力将有所缓解,我国船舶行业的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高,这将对造船行业有一定的提振效果,对支撑船价提升有望产生正面作用。
  “去产能”正当时  造船大省重拳出击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随着全球航运业的持续低迷,造船业也陷入低谷。以江苏、山东、浙江、辽宁、上海等为代表的全国主要造船地区三大造船指标全面下滑,船企利润直线下降,随着淘汰过剩产能的步伐加快,江苏仪征、浙江台州等地市的造船企业开始大面积洗牌,江苏、浙江地区的造船企业从船市高峰期的上千家锐减到近百家。自去年年初来,市场进入深度洗牌期,江苏、浙江等相关省份入围国家“白名单”的部分骨干船企也遭遇“变故”,进入破产重组程序。
  据工信部统计,“十三五”期间,全球新船年均需求为8000万~9000万载重吨。虽然,目前中国造船产能已经由8000万载重吨下降至约6500万载重吨,但仍意味着仅中国的造船产能就可满足全球绝大部分的需求。目前,国内已有约40%的造船产能被闲置,化解造船产能过剩任务相当艰巨。针对当前航运市场和船舶市场“双过剩”、新造船市场需求低迷延续的形势,以江苏、山东、浙江、辽宁等为代表的全国主要造船地区在积极调结构、促转型的同时,通过政府推动、企业主动、市场运作等多种方式化解过剩产能、优化造船资源配置。一些地市还开展“自查自纠”活动,大力实施省级“白名单”制度,进一步引导、规范地方船舶工业的持续、健康、有序发展。
  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公布的相关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江苏600多家船厂中,造船完工交付的仅有165家,新开工建造的仅有157家,有400多家企业无船可造,而去年同期新接订单开工的还有295家企业。通过市场洗牌、行业主管部门主动化解过剩产能,那些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的船企已被淘汰出局。范强表示,江苏作为造船大省,造船业80%以上是出口船舶,既面临国内造船业的竞争,还面临国际同行的竞争。对比日韩,在造船效率、船型设计、船舶配套等方面还有一定差距。对此,他指出,提升管理、创新研发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互联网+”等产业模式的兴起,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配套企业也要加快发展,同时要大力开发自主品牌配套产品,做精船舶配套产业链,不断提升配套产品的竞争力,提高本土产品的配套率,降低造船成本。
  同时,山东省为了依法规范船舶建造市场,大力实施省级“白名单”制度。山东省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办公室与山东省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发布了《山东省船舶生产企业生产条件评价工作办法》,开展了省级“白名单”船企的评价工作,山东省法制办公室还专门对这一评价办法进行了登记备案,从而更好地贯彻落实《山东省船舶工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并以此成为国家“白名单”的有益补充和完善。
  经历了2015年的市场低迷期后,2016年,国内造船业化解过剩产能的任务依旧严峻,化解过剩产能仍将是今后一段时期的主要任务。业内人士指出,由于前期扩张过快,中国造船业过剩产能至今仍未消化完,而且行业“低小散”现象仍然严重,恶性竞争异常激烈。在国内外船价持续走低的情况下,造船价格已经严重偏离价值,以至于船企普遍放缓造船速度,且有很多企业仍在生死边缘挣扎。对此,国内造船业要淘汰过剩产能,须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两个结构调整”:一方面,要调整行业结构,通过兼并重组等手段进一步提升行业集中度和抗风险能力;另一方面,要调整产品结构,降低散货船等低附加值船型的比重,增加液化天然气(LNG)船等高附加值船型的比重。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