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武昌区举办内河绿色智能船舶产业集聚区建设方案专家研讨会,30多位专家齐聚,共同探讨打造全国一流集聚区的可行性。
2022年末,全国拥有内河运输船舶10.95万艘,按10%换代和10%改造升级计算,市场规模达万亿级。加快发展绿色智能船舶产业,可以充分发挥水运运量大、能耗低的优势,加快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武昌滨临长江,辖区内拥有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武汉理工大学(余家头校区)、武汉长江船舶设计院有限公司、武汉金鼎船舶工程设计有限公司等众多品牌响亮的船舶设计单位,以及湖北长江船舶供应链有限责任公司、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武汉鑫裕盛船员管理有限公司等航运单位。武昌区资源禀赋优渥,专业人才多,创新能力强,发展氛围浓。
据了解,按照规划方案,集聚区将塑造沿滨江由南到北“一总部基地、三功能中心”格局,形成产业集群发展效应。2025年,建成以船舶设计为引领、技术创新为支撑,综合应用为业态的内河绿色智能船舶全产业链,带动全区船舶产业规模超200亿元。
探讨会上,武汉理工大学代表提出,技术和人才是产业发展的重心,要聚焦船型标准化设计、游轮游艇研制、智能配套设备等,重点关注团队技术突破,出台相关政策,开展实船示范应用,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开拓武昌绿色智能船舶应用场景。
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相关负责人提出,建议加大高校、企业、院所产业协同力度。武创院正在通过建设实体化公司的方式探索实现多方资源互补的路径,未来可以以投资方、基金、股东多种形式建设创新实体和产业实体,做出先行先试表率,引领先进标准化船型、应用场景突破发展。
武昌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建设内河绿色智能船舶产业集聚区,开展船舶设计领域绿色智能化转型,是响应国家“双碳”战略发展的实际行动。未来,武昌区将进一步完善集聚区建设方案,持续加强交流合作,充分发挥“船”和“碳”的优势,积极谋划内河绿色智能船舶产业集聚区建设,助力内河船舶绿色智能转型升级,打造内河绿色智能船舶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