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形势低迷,国际贸易下滑未见好转,每年8、9月份本应是全球贸易量转增、航运业整体向好的时期,然而8月14日,上海出口至欧洲、地中海基本港的集装箱运输市场运价在5个交易日内分别下跌23.2%和24.8%;上海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周环比下跌0.5%。
在国际市场对美联储加息依然感到不安之际,人民币的突然贬值令市场措手不及,投资者更为担心中国市场的通缩状况。人民币大幅贬值,使原材料进口商和亚洲贸易商前景暗淡,然对出口产品而言,则可以发挥价格优势,增加出口,这都将对航运市场产生重要影响。
人民币开启贬值模式
近期,一直走势平稳的人民币汇率突然发生大幅贬值。8月11日,中国央行宣布即日起进一步完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做市商在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开盘前,参考上日银行间外汇市场收盘汇率,综合考虑外汇供求情况以及国际主要货币汇率变化向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提供中间价报价。
8月11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6.2298,大幅下调逾1000个基点,创历史最大降幅。受此影响,人民币对美元即期价报6.3231,跌幅达1.87%,创1994年人民币官方与市场汇率并轨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
8月12日,中国央行公布的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为6.3306,较8月11日的中间价再贬1000余基点,贬值幅度为1.6%。
8月13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一度达6.4010。
8月19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3963元。短短几天,人民币即期汇率贬值幅度接近5%,一举抹去过去几年的累积升值。
对此,中国央行指出,当前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复杂,美国经济处在复苏过程中,市场预计美联储将在年内加息,导致美元继续走强,欧元和日元趋弱,一些新兴经济体和大宗商品生产国货币贬值,国际资本流动波动加大,这一复杂局面形成了新的挑战。鉴于中国货物贸易继续保持较大顺差,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相对于全球多种货币表现较强,与市场预期出现一定偏离。
中国央行对人民币中间价报价制度进行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逐渐“市场化”,意味着国家有意通过货币贬值刺激经济。中国制造业指数连续5个月收缩,7月份中国制造业PMI终值47.8,较6月的49.4进一步下滑,为两年新低。分项指数中,产出指数终值降至47.1,创3年半以来新低。此外,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以美元计算,7月份中国出口同比下跌8.3%。而强势汇率被认为是出口萎靡的元凶之一,有学者建议“放任人民币快速贬值以拯救经济”。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汇率是制约中国经济的命门,如果此次市场化贬值成趋势,将有助于改善中国总需求,企业盈利改善,促使中国经济尽快复苏和去杠杆,若幅度足够,中国经济通缩状态也将改观。某贸易商向《航运交易公报》记者透露,“一带一路”战略的思路无非是转移中国的过剩产能,大量输出产品,这需要货币贬值来助推。
此外,人民币贬值也将影响中国资本输出的格局,有利于中国成为资本净输出国。中国如果能够净资本输出,这将意味着中国向更高价值链方向转移。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国资本将加速在世界范围布局,切入投资所在地,并进而成为常用货币。资本净输出将为人民币国际化加码,增加人民币在供应链的定价主动权。
大宗品市场的“噩梦”吗?
中国是能源和大宗原材料消费及进口大国,在人民币汇改后的升值时代,中国进口大宗商品享受了汇率红利。短期来看,人民币贬值对国际大宗商品交易绝对不是好消息,因为这会降低人民币的国际购买力,相应地降低对资源产品的短期进口。安迅思分析员Joseph Chang指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意外贬值,将对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产生广泛影响。近期来看,美元走强对本就处于下行通道的美元主导的全球大宗品价格形成进一步压力。
人民币贬值将使中国进口大宗商品成本增加,相应的进口量或面临减少。进口煤方面,安迅思分析师邓舜向《航运交易公报》记者表示,现时多数贸易商做进口煤业务只能维持基本的运营成本,利润甚微。此前在人民币升值时,部分进口商可以赚取汇率差和融资收益,但目前不知后期人民币还有多大贬值空间,预期人民币贬值会提高采购成本,对煤炭进口造成重大冲击。一位煤炭进口商透露,人民币汇率单次贬值2%,对其煤炭进口业务的利润影响约减少0.5~1美元/吨。
中国进口铁矿石成本也将增加。中国钢铁企业使用人民币兑换美元采购铁矿石,如果人民币贬值1000基准点,每吨铁矿石的成本将增加5元。
然而,在石油市场,安迅思研究报告分析认为利弊参半。根据某大型原油贸易商分析,人民币贬值对中国原油产业而言是不利的,因为人民币购买力下降意味着成本提高。然而这项成本能否顺利转嫁,则要看市场情况,人民币贬值并非完全是利空的。“如果贬值能有效刺激经济,需求提高了,外贸激活了,则市场盈利的机会和空间自然就来了。”该贸易商表示,“简单说,就是看成本提高和需求改善哪个作用更大。”
上述贸易商还透露,目前的政策思路是油品市场全面开放,开放后地方性炼油企业的加工量大大提升,国内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而垄断企业或许将被迫出海找市场。这种情况下,人民币贬值将支持中国炼油企业“走出去”。
与上述市场不同的是,进口粮食市场依然保持强劲势头。进口粮食为远期合同,短期内不会受到人民币贬值的冲击。同时,进口粮食的盈利空间巨大,预估每吨南美粮食的利润为200~1000元,因此相对进口煤炭而言,人民币贬值对其压力相对较小。
利空利好不一而论
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作为航运业的重要周边市场,其发展状况对航运业影响巨大。市场人士普遍认为,当前人民币价值被高估,但人民币贬值何时到位并没有准确预测。如这一过程进展较快,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形成将会较快寻找到平衡状态,支撑中国工业生产的原材料进口运输需求重回正常轨道。反之,航运市场也将跌宕起伏。
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尽管当下,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受人民币贬值影响压力增加,但就中期而言,人民币贬值有利于中国宏观经济走好,会刺激中国更大规模进口国际大宗商品。所以,人民币贬值短期利空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中期则利好国际大宗商品市场。
然而,德国商业银行驻新加坡经济学家周浩则认为,人民币贬值并非没有风险,如果人民币贬值引发其他新兴市场货币进一步走低,那么中国出口预期中的增长可能下降。
对航运企业而言,集装箱运输市场将迎来利好。人民币贬值将提高中国商品出口运输的对外竞争力。相对于东南亚和印度等竞争对手,中国出口到欧美的运距较长,有助于消耗集装箱运力,利好船东。对此,赫伯罗特中国区负责人表示,除海运费等美元计价的费用外,中国区域以人民币结算的本地花费占两成左右,人民币贬值利于中国货物出口,预计赫伯罗特今年货运量能够与去年持平。
而对于中国航运企业而言,人民币贬值,运营成本则会增加,此外,海外租赁的船舶租金也将有所增加,其中涉及海外租赁、境外设备购买的海工企业将受影响最大,海工平台的债务偿还压力将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