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中国船舶集团旗下江南造船4号船坞迎来一艘99000立方米超大型乙烷乙烯运输船和一艘7800车位汽车运输船出坞,一艘99000立方米超大型乙烷乙烯运输船整船和一艘7800车位汽车运输船半船同步起浮,进一步完善“PV同步”(PCTC和VLEC双线)建造模式的批次出坞。
本次出坞的整船是江南造船为西南海运公司建造的99000立方米VLEC系列船首制船(H2758船)和为上汽安吉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建造的7800车位LNG双燃料远洋汽车运输船系列船第二艘(H2662船);公司为西南海运公司建造的99000立方米VLEC系列船第二艘(H2759船)和为上汽安吉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建造的7800车位LNG双燃料远洋汽车运输船系列船第三艘(H2666)半船同步起浮。
本批次出坞物量比上一批次更多,达到江南造船4号船坞建坞以来新高,且7800车位PCTC船坞建造周期。由首制船的6个月首次提升至4个月,“PV同步”的生产风险更甚,如何彻底化解,确保年度出坞任务顺利推进,对于多部门联合组成的双线建造团队是一场考验。
强化“PV同步”攻克主要风险
主要矛盾
物量大、吊数多、需要吊装时间长
攻克策略
总段建造、做大做强,小设备提前就位
建造团队进一步优化总段建造。在总组建造本批次出坞的7800车位PCTC艉半船时,将环段的结构完整性进一步提升,有效减少吊装次数;提前将小设备、辅件定位,优化缩短滚装设备的吊装时间,从原来的6-7小时缩短到2-3小时;基于“三同”建造模式,进一步提升大总段完整性;在进行PCTC系列船第三艘半船建造时,从设计段优化入手,通过精度分析和加强加固,让分段吊装转化为总段吊装,真正实现两个月完成一艘船的物量。
主要矛盾
高温、台风、暴雨等天气因素
攻克策略
提前策划,加强防台防汛防雨措施
恰逢台风季,船坞建造阶段面对最大的问题就是露天作业,尤其是PCTC的船舶属性,每层甲板上密密麻麻的绑扎碗,遇上大雨稍有不慎就会让船舱化为“水帘洞”。
尤其是中秋假期前后的两场台风,我们建造团队提前做好策划,进行了充分的防台防汛防雨措施,将甲板上的绑扎碗都密闭起来,出坞各个环节的负责人坚守岗位,将风雨影响降到最低,基本把10天的影响降低到3天以内。——本批次出坞副总指挥搭载部副部长邵逸峰介绍
主要矛盾
船坞周期缩短
攻克策略
精益生产、工序优化
批次出坞,保障每一艘整船、半船都具备出坞、起浮条件是按期出坞的关键。建造团队对PCTC引入一总段、一策划方案,每天根据工艺流程图派工,有效减少人员浪费,确保节拍化生产;把舾装、涂装工序前置嵌入搭载工艺建造流程,抓住转换点,为建造完整性创造有利条件;99000立方米VLEC(H2759船)内底总段和全宽甲板,严格根据“三同”理念推进,平均施工周期各缩短10天,做到人员固化,效率提升显著。
固化气船节奏牵引船坞周期
相比于汽车运输船,99000立方米VLEC的建造周期较为稳定。双系列船型的建造逐步形成牵引与追赶的建造模式。其中H2758船的建造在平台、船坞阶段克服梅雨、高温、台风等天气影响,固化船坞状态,优化工艺工序,出坞前实现VLEC“531+N”状态目标。
“531”(五清零、三网通、发电机待试)
01、五清零
实现机船体结构清零、机舱涂装清零、主甲板内装清零、液罐环氧清零、气室清零;
02、三网通
管网通、电网通、监测报警通;
03、发电机待试
发电机交验结束,运用调试手册进行系统点检,逐步实现集约化调试,为出坞后快速机舱转调奠定基础;压缩机房内液货、制冷、液货海水、水乙二醇管系密性强度报验结束,内外壁交涂结束;在液罐与全宽甲板吊装后,搭载部与模块部紧密配合,液罐环氧浇注结束,4#3#绝缘完工,为保码头定重试验节点争取时间。
“N”
实现船坞发电机交验结束、船坞锅炉交验、船坞深井泵吊装、船坞主机干态对中结束、船坞锚系止链器安装结束、船坞机外投油交验结束、船坞机舱电缆交验结束、船坞全船主甲板电缆交验结束、船坞液货强度交验结束、船坞机舱脚手拆除结束、船坞甲板机械运行交验结束(油管吊、食品吊、备件吊、旋梯、救生救助艇)、船坞全船亮灯、船坞甲板常规管系安装完,船坞液货系统通电、船坞液货监测系统调试。
建造团队基于16总段完整性,技术突破的落地和流程的精益管理,围绕阶段与区域,聚焦建造项目层级管控,逐级落实基础变厚、状态变满、长线变短管理思路,预计出坞后30天完成定重,40天开启试航,62天交船。
同步起浮的系列船第二艘H2759船克服诸多天气因素,实现入坞2个月整船起浮,完成轴系安装结束,主机吊装结束,机舱封舱结束,90A机舱棚搭载结束,4#3#液罐吊装结束,61Z全宽甲板总段、80A首部总段、90C压缩机房搭载结束,首次在VLEC项目上实现主机整机吊装入舱,缩短2天机舱封舱时间。预计该船起浮后15天将实现全船贯通,为下一批次顺利出坞奠定基础。
据悉,本批次出坞为四号船坞本年度第四批次出坞,其按期出坞彻底化解了“PV同步”的生产风险,保障了四号船坞年度五批次出坞任务的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