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际航运形势严峻,经营困难。有“海运达沃斯”之誉的国际海运年会4日在上海举行,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许立荣在年会上呼吁,全球航运界携起手来,共建国际航运新生态。许立荣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剖析了国际航运新生态的七大焦点。
【焦点一】航运产业平衡被彻底打破
“当前航运市场的变化已经不是局部的、表面的、阶段的,而是系统的、深度的、持久的。航运产业的生态变了。”许立荣说。
许立荣介绍,由于对航运产业供需状况认识的弱化,2011至2015年,年均投资造船金额超过1000亿美元,持续的运力快速扩张,导致供需严重失衡,截至2015年,全球干散货运力过剩达30%以上,集装箱运力过剩达25%,油轮运力过剩达20%。受此影响,航运公司业绩恶化、资产缩水、负债增加、有的公司宣布破产,产业平衡被彻底打破了。
【焦点二】航运产业“能量获取”受阻
“生态要健康运行,就要从外部获取能量。航运业的健康运行,要从全球经济的发展中获取能量,现在这种获取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许立荣说。
许立荣分析,随着全球经济明显减速、全球化受阻等多种不利因素相互叠加,导致全球“贸易增速”严重放缓,并首次出现了低于“经济增速”现象。这也表明,由于全球经济紧缩导致了航运产业生态发生了变化。
【焦点三】航运产业“自我调节”能力弱化
“企业虽然采取了大量的应对举措,但从2008年以来经过8年的努力,依然不能改变行业低迷的现实。”许立荣一针见血地说。
许立荣认为,航运产业“自我调节”能力也出现了问题:经营严重同质化、航运资源碎片化、行业自律在弱化。运价和服务是相辅相成的,单边追求不合理运价对船货双方都是一种伤害。
“中远海运集团作为目前业内最大的综合类航运公司,我们不会以规模来伤害市场,一定会对行业负责,与大家一道来维护良性的产业生态。”许立荣表示。
【焦点四】“共享经济”创新航运经营模式
“航运与相关企业将告别在市场低谷时抱团取暖的短期行为。未来共享经济的经营模式将在航运领域更为广泛深入地应用,共享优势、高质、关联的业务与服务。”许立荣指出。
对航运业而言,从班轮联盟的共享船舶、共享集装箱、共享舱位,到油轮、干散货船市场的联营体,都与共享经济的理念不谋而合。这样不仅能实现互助互利,还可以将资源集中投入到真正创造价值、实现差异化的环节和领域中来,实现客户服务的创新与突破。
【焦点五】“产业链整合”主导航运服务水平
“对于航运而言,产业链的整合就是对水运、码头、仓储、物流、内陆运输等节点的一体化,实现货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顺畅流转。”许立荣认为。
以往,成本竞争的模式侧重产业链上下游的单个环节,以产业细分与流程分解,实现各个环节的优化。这种模式不利于降低产业链的复杂度,降本与优化的努力也往往顾此失彼,最终客户则难以获得定制化的服务。
许立荣表示,未来,企业间的竞争将取决于所处产业链的健康水平和价值创造能力。如果能为客户提供更多的全程解决服务,将大大提升航运产业的自我调节能力。
【焦点六】跨界融合构筑航运生态新模式
“在全球经济减速的大环境下,产业跨界融合也许是航运生态的新模式、新源泉。”许立荣说。
未来,航运与相关产业跨界融合的深度和广度将继续深化,通过航运与贸易、制造、金融、保险、信息技术等领域的横向整合,将形成新的利益共同体、新的市场机遇。从服务功能来看,可以为客户提供更为多元的产品;从参与方利益来看,合理分配利润与风险,形成共生共赢的可持续发展业态;对客户而言,跨界融合可以将各方优势都集成到客户需求上来,形成一站式解决方案。
【焦点七】技术突破助推航运产业转型升级
“技术突破将助推行业转型升级,带动行业规则进化,进而成为推动国际航运新生态建设的最有力杠杆。”许立荣表示。
随着节能减排、船舶信息化、绿色航行等技术的应用,航运业大幅降低了碳排放,顺应了环保潮流。未来,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的结合,将在智能船舶、供应链优化、市场预测、价格制定等领域,发挥愈加显著的作用,促进市场的公开、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