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单机容量最大的深远海张力腿(TLP)浮式风电平台——中国海油陆丰油田群清洁能源电力供给改造示范项目(简称"陆丰项目")在山东青岛开工,标志着项目正式进入建设阶段。这是继"海油观澜号"之后,对深远海浮式风电技术自主创新和示范应用的进一步探索,对我国自主研发掌握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关键技术、培育发展海洋能源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
海油工程执行副总裁张超出席活动并致辞强调,陆丰项目是助力我国能源转型、推动风电产业向深远海进军的又一标志性工程。海油工程将牢牢践行"质量是饭、安全是碗"的理念,充分发挥核心能力和自身优势,以规范有序的组织管理保障各项资源有力投入,确保项目安全高效实施、按期保质交付。
01全球最大张力腿浮式风电平台
陆丰项目是全球首例16兆瓦张力腿浮式风电平台,满发状态下发出10度电仅需2.25秒,也是全球离岸最远、服役水深最深的深远海风电平台,将服役于离岸距离约136千米、水深约136米的粤东海域陆丰14-4DPP平台西北方向。项目设计年均发电量5400万千瓦时,建成后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量3.5万吨,其产生的清洁电能通过海缆接入陆丰油田群电网,实现深远海浮式风电与油气开发融合发展。
02张力腿式"稳",创新设计"省"
陆丰项目针对浮式风电平台的核心结构——即浮体基础,创新采用垂直张力腿式系泊系统设计,通过9根张力筋腱与海底的锚固设备相连接,通过施加在系泊缆上的预张力保证平台具有类似固定平台的稳定性,即使在17级台风工况下,平台倾角不超过1°。相比于传统半潜式海上风电平台,张力腿式浮体基础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同时减少钢材用量近50%,用海面积仅相当于半潜式风电平台约1/10。
03攻克关键技术,深挖规模效益
此前,科研团队在攻克高承载抗扭共享系泊系统设计、风机与浮体基础一体化耦合分析等关键技术难题的基础上,通过开展多轮模型水池试验和风机方案迭代,进一步优化了平台尺寸及结构形式,为海上风电平台标准化生产创造条件。未来可采用流水线作业模式大批量推广,深度挖掘规模效益,有效降低深远海风电开发成本。项目立足打造行业浮式风电标杆项目,完善深远海风电开发建设管理,为全球深远海风电开发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推动能源绿色转型迈向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