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电机与发电机

创新高!中远海能2024年净赚40.37亿元

   2025-03-27 船海装备网2170
核心提示:2025年3月26日晚间,中远海运能源运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远海能”,上交所股票代码:600026;港交所股票代码:01138)发

2025年3月26日晚间,中远海运能源运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远海能”,上交所股票代码:600026;港交所股票代码:01138)发布2024年度业绩报告。


财报显示,2024年中远海能实现营业收入232.44亿元,同比增长2.2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人民币40.37亿元,同比上升19.4%,创2016年公司合并重组以来最佳业绩;EBITDA人民币102.03亿元,同比增加7.6%。基本每股收益0.8461元,同比增长19.37%。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6.25亿元,同比下降3.85%。


分季度来看,去年第二季度利润最高,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71亿元。具体业务上,外贸油轮船队完成运输收入人民币145.74亿元,同比上升4.1%;运输毛利为人民币35.86亿元,同比下降13.5%;毛利率24.6%,同比下降5.0个百分点。内贸油轮船队完成运输收入人民币59.09亿元,同比下降4.8%;运输毛利人民币14.75亿元,同比下降0.9%;毛利率25.0%,同比上升1.0个百分点。LNG运输板块贡献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8.11亿元,以同口径计算同比增加2.66%。LPG船队完成运输收入人民币2.06亿元,同比下降18.6%;运输毛利人民币0.52亿元,同比下降8.7%;毛利率25.2%,同比上升2.7个百分点。化学品船队完成运输收入人民币3.14亿元,同比下降19.1%;运输毛利人民币0.53亿元,同比上升47.9%;毛利率16.9%,同比上升7.7个百分点。


利润分配方案方面,中远海能董事会拟向全体股东按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2.1元(含税)。连同该公司于2024年下半年实施的2024年中期利润分配方案,即向全体股东按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2.2元(含税),公司2024年度累计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4.3元(含税),共计人民币20.5亿元,分红派息率为50.82%。


2024年度,实现运输量(不含期租)为18,048万吨,同比上升3.8%;运输周转量(不含期租)为6,040亿吨海里,同比上升13.6%;主营业务收入人民币232.32亿元,同比增长2.5%;主营业务成本人民币168.92亿元,同比增长5.8%;毛利率同比下降2.2个百分点。


多元化运输业务助力全球能源供应链


2024年,中远海能通过整合能源化工品物流供应链,构建了油、气、化一体化的链式经营新格局,为全球客户提供安全、高效、低碳的运输服务。油轮运力规模世界第一,覆盖了全球主流的油轮船型,是全球船型最齐全的油轮船东。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本集团共有油轮运力159艘,2,374万载重吨。该公司与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及中国船舶工业贸易有限公司签署6艘30.7万载重吨原油船建造合同,与中远海运重工签署6艘油轮建造合同,不断扩充运力规模、优化油轮船队结构,满足全球市场对能源运输的需求,进一步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在LNG运输方面,中远海能始终是中国LNG运输业务的引领者,是世界LNG运输市场的重要参与者,深度参与国内外项目开发与运营,与合作伙伴共建船货协同生态。该公司所属全资的上海LNG和持有50%股权的CLNG,是国内领先的大型LNG运输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本集团共参与投资建造87艘LNG船舶,其中:已投入运营的LNG船舶50艘、842万立方米,在建LNG船舶37艘、663万立方米;另有1条光租租入LNG船舶、17.4万立方米,已投入运营。营运船均服务于长期租约,收益较为稳定。近年来,随着参与投资建造的LNG船舶陆续投入运营,LNG运输业务已步入收获期。


在LPG、化学品及新能源运输方面,截至2024年底,中远海能自有运力8艘、7.3万载重吨。2024年11月15日,中远海能全新子公司大连中远海运能源供应链有限公司在辽宁省大连市揭牌成立,并围绕LPG船队发展和氢基新能源业务分别与大连市政府、长兴岛管委会以及相关业务合作伙伴签署多项投资或合作协议书。2024年12月26日,该公司所属中远海运石油化学品船“华运利源”轮在江苏泰州命名交付。该船是集绿色、智能、环保等科技元素为一体的新一代高端不锈钢化学品船,采用先进节能船体设计、分设12个独立液货舱,满足IMO Tier III排放和智能能效管理i-Ship(E)等要求。


绿色低碳转型引领行业未来


中远海能积极响应全球绿色航运趋势,制定了“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长期目标。2024年,公司通过投建新能源船舶、开展生物燃料试点应用、探索氨双燃料技术等举措,加快船队绿色转型步伐。公司于2024年11月下单建造6艘LNG/甲醇双燃料(预留)动力VLCC,于2025年2月下单建造2艘阿芙拉型和2艘LR2型甲醇双燃料船油轮,以及2艘甲醇双燃料(预留)动力巴拿马型油轮,积极探索行业可持续发展路径,不断提升船队绿色发展水平。数据显示,公司船舶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单位周转排放量分别较上一年降低2.84%和3.28%,环境绩效表现亮眼。


创新驱动安全管理与效率提升


中远海能全面实施“智慧决策、智慧经营、智能船管、智能客服”的数字化转型战略,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在船货安全、效率提升、绿色低碳及产业链经营等方面发挥创新优势,积极推动能源运输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商业模式创新及产业新生态的构建。2024年,该公司积极推进氨动力氨运输船、氨燃料动力油轮船型设计及安全标准、甲醇双燃料动力油轮船型及主机联合开发合作项目等研发。其中,5万方氨双燃料氨/LPG运输船船型设计方案获AIP认可证书。此外,公司致力于开展节能降碳新技术研究应用,实施船舶CII评级提升技改,以科技创新推动降碳减排。公司还聚焦“全生命周期数字智能船舶运营平台”建设,打造智能船舶能效优化与应用系统、船舶智能监控系统、船舶智能管理平台等,研究船舶航行风险和船员关键操作风险智能识别预警,促进智能船舶管理。


中远海能AI航行主动安全系统聚焦能源船队“航行安全”,具备驾驶台值班行为识别、航行碰撞风险识别和靠离泊辅助三大核心功能,并已在70余艘船舶上线运行,获全国首届“AI+”行业智能算法大赛第一名。此外,公司积极联合中远海运油品运输(英国)公司及联合石化英国公司开展船岸演习,展现了卓越的危机处理能力,为全球能源运输安全保驾护航。


ESG治理与人才战略支撑可持续发展


中远海能持续完善ESG治理架构与机制,于2024年新设ESG管理室和低碳与技术保障室,不断在运营中国深化ESG理念。此外,公司还成功解锁首期ESG贷款条件。公司在报告期内顺利完成根据二氧化碳、氮氧化物单位周转排放、因公死亡比例等关键绩效指标(KPIs)设置的第一年可持续发展目标(SPTs),实现了ESG管理向价值创造的转化。同时,公司聚焦数字化供应链、绿色低碳等重点领域,系统推进人才培养与引进,为“多核多链”发展战略提供坚实支撑。


展望2025年市场,中远海能高管层认为,2025年,油运市场的前景将愈发复杂,但预计供需基本面整体处于健康状态。克拉克森预测,2025年原油轮吨海里需求将同比增长0.7%,成品油轮吨海里需求将同比增加0.1%。船舶经纪公司的报告显示,VLCC市场在3月初短暂探底后迎来阶段性回暖,但受其他船型市场拖累,运价实质性回升仍显乏力。中东至中国航线VLCC运价在3月首周延续微幅下行态势,市场信心仍显不足。受宏观经济承压及原油需求疲软影响,VLCC市场的整体复苏仍面临阻力。不过,短期来看,由于即期运力偏紧及部分提前出货需求的释放,VLCC运价或将在近阶段获得一定支撑。


中远海能表示,2025年公司预计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247亿元;发生营业成本人民币193亿元;预计新增化学品船1艘、1.15万载重吨,处置油轮6艘、81.4万载重吨,新增LNG船舶14艘、243.2万立方米(LNG船舶数量含联营、合营公司及长期租入船舶),预计年内投入使用的油轮船舶为156艘、2,333万载重吨,LNG船舶为58艘、981万立方米(LNG船舶数量含联营、合营公司)。


 
标签: 中远海能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