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超大型油轮(VLCC)“远洋湖”轮顺利完成为期两天的航海试验,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预期标准,标志着舟山中远海运重工承修的全部修理改装工程圆满收官。
此次工程历时数月,涵盖了近70%甲板钢结构换新、脱硫装置改装等多项复杂任务,项目团队凭借技术创新与高效协作,助力这艘巨轮焕发新生,以更加绿色环保的姿态再启新程。
攻坚克难:高难度工程有序推进
“远洋湖”轮是一艘超大型油轮,船龄17年,船长300米,船宽60米。此次修理改装工程规模大、技术要求高,涵盖了CAP检验及脱硫装置加装、外板满扒喷漆等工程。
其中,CAP检验任务艰巨,主甲板钢结构换新总量达3200吨,换新面积超过12343平方米,占甲板总面积的70%以上;同时,脱硫塔改装、3000米甲板管系拆装、17000米液控管换新以及19000米电缆拉放等任务交织,工期紧、交叉作业多,挑战重重。
面对艰巨任务,总管小组与船体工区提前谋划,科学布局。早在船舶进厂前,82个甲板分段已全部预制完成,并分四期高效吊装。
施工期间,项目团队克服春节假期人力紧张等不利因素,抢抓进度:1月14日至25日完成一期甲板区域施工;2月6日启动二期工程;2月26日,随着最后一个分段精准吊装,全部工程进入冲刺阶段。这种高效推进的背后,是团队对每一个环节的精细把控。
技术创新:破解清油与挂架难题
鉴于油轮特性,该轮货油舱清油是整个工程的关键所在。货油舱内残留的油泥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还伴有有毒气体。按照安全规范,在进行甲板钢板动火切割作业前,必须对该轮的15个货油舱进行彻底清洁,使其达到动火的安全标准,传统满舱搭脚手架方案耗时长、成本高,影响施工周期。
项目团队创新采用“反顶悬挂钢制脚手架”与“蜘蛛人”清油相结合的施工方式,大幅提升施工效率。同时,提前组织施工班组进行安全培训和技术交底,15天顺利完成15个货油舱共计11240平方米的挂架工程,为后续作业奠定坚实基础。
清油环节中,8支专业队伍与“蜘蛛人”团队协同作战,针对舱壁大面积油污使用特制不锈钢工具快速清理,对角落缝隙等区域采用软刷搭配环保溶剂精细处理。整个过程,分工明确,各环节紧密衔接,原计划10多天的工程仅用一周便圆满完成,既保障了安全标准,又为后续施工争取了宝贵时间。这一创新方案的成功应用,也再次展现企业在复杂工程中的技术实力。
船岸协作:共筑安全与质量防线
工程的高效推进离不开船东与船厂的紧密协作。项目伊始,双方联合成立项目党小组,明确职责分工,定期召开技术研讨会,优化施工方案。
在安全质量检查中,项目党小组对船舶各环节进行“全覆盖体检”,发现问题立即整改,确保隐患清零。这种联合检查模式,不仅及时排查出潜在的安全风险,将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更促进了船岸双方在安全管理领域的深度交流与紧密合作,为船舶的安全修理筑牢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
此外,船厂还注重人文关怀。春节期间,公司领导慰问坚守岗位的船员,送去节日祝福,增强了团队凝聚力。一名船员感慨道:“虽然不能回家,但这份温暖让我们干劲十足。”这种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也为工程注入了持久动力。
通过技术创新与团队协作,“远洋湖”轮修理改装工程比原计划提前完成,并一次性通过CAP检验。船东对工程质量和效率给予高度评价,称赞项目团队“专业、高效、值得信赖”。
“远洋湖”轮的焕新启航,是技术、管理与协作的完美结合。从精准吊装到创新清油,从严格质检到人文关怀,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项目团队的智慧与汗水。
此次工程不仅解决了甲板腐蚀、脱硫改装等技术难题,更在货油舱清油、高空作业等领域实现了突破,为同类船舶修理积累了宝贵经验,也为客户提供了更优质的修船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