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爱达·花城号成功完成坞内起浮,标志着该工程从结构和舾装建造的“上半场”全面转段进入内装和系统完工调试的“深水区”,同时也是中国船舶集团大型邮轮工程的又一里程碑式节点。
中船邮轮作为爱达邮轮的重要股东,除配合爱达·花城号建造任务外,同时承担起爱达·花城号概念设计、详细设计、艺术设计、邮轮监造、内装及信息化业务。
爱达·花城号较之姊妹船就中庭区域加长了17.4米,这对于船体结构和强度都设置了更高难度。虽然体量变得更为庞大,但设计建造总周期缩短了8个月。设计建造的顺畅源于中船邮轮设计团队、监造团队、总装团队在爱达·魔都号丰富经验基础上的不断优化升级。
设计亮点频出海上打卡点再升级
基于爱达·魔都号乘客体验和运营反馈的数据,设计团队对花城号中庭、商店、水上乐园等区域进行了结构及体验上的优化:巴伐利亚套房的面积增加47%,最大套房面积相比扩大了一倍,房间体感更舒展;商店面积增加至1524平米,位置集中至中庭区域,更好满足乘客一站式购物需求;水上乐园面积扩大近50%,并增设小型观光环形梯,方便乘客拍照打卡;增设一间啤酒餐厅,海上“啤酒精酿”一次性喝个够......除此之外,更有光影互动、VR体验等富含科技创新感的项目上新。
不仅是设计亮点,随着爱达·花城号体量增加,其详细设计的工作量和设计难度也相应加大。图纸总计达2538份,截至目前设计团队已完成2464份,总完成进度约为97.1%。中船邮轮设计团队采用全三维结构设计、替代设计、振动噪声控制等技术,在航行稳定、消防、隔音等体验细节方面孜孜以求,保障花城号的稳定性、安全性和舒适性,让乘客在花城号上住得更“适意”,玩得更舒心。
监造全程把关交付质量有保障
陆地上装修需要监理,而邮轮这座海上城市拔地而起更是需要一群“守护者”全程把关。邮轮监造工作是保证船舶建造交付满足船东质量和进度要求的重要保障。中船邮轮派出18人组成的监造团队,代表船东爱达邮轮承担起国产第二艘大型邮轮爱达·花城号的技术审图和现场监造工作,这也是我国首次在大型邮轮领域开展自主监造。
目前,中船邮轮监造团队已完成全船检验工作31267项、图纸审核1200份,力保设计图中的每个细节都在花城号上得到完美呈现。
内装品质过硬国产化力度大提升
相比于爱达·魔都号,在爱达·花城号的建造上,船舶建造方、内装总包方与海内外供应商的配合更为默契,技术沟通工作更加顺畅、材料生产周期充足、整体项目执行节奏有序,大幅降低了项目执行的风险与成本。
在花城号的内装工程上,戎美邮轮加大了国产化的力度,对内装基材、家具、装饰天花假梁、装饰隔断、地面材料(如地毯、瓷砖等)、艺术灯具,已经实现了80%以上的国产化,降低了国内内装总包公司的项目执行成本。中庭穹顶、大吊灯、跨三层甲板的大型装饰隔断、免税店等区域的整体艺术效果与设计元素设计上也更加丰富。此外,材料种类更加多样化,精密度、美观度要求更高,对于材料的选型、加工工艺提出了新的挑战。
随着国内供应商在魔都号、花城号上的经验积累,对邮轮的质量标准要求、防火要求、证书要求的理解逐步加深,国内供应链将在未来几年里,迈过以上门槛,应用于后续国产邮轮,并依靠成本优势,进入欧洲供应链体系。
爱达·花城号的顺利推进让越来越多的国际供应商开始认识到中国邮轮内装品质的跨越式提升,对与戎美邮轮这样的链主企业的合作建立了信心。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部分国际供应商为了开拓国内市场,更好的服务于中方客户,也在积极地寻找合作伙伴,建立本土化能力。
爱达·花城号成功完成起浮进一步验证了中国大型邮轮在设计、工艺、总装建造等阶段所取得的重大成果,整船预计于2026年3月30日下水,6月30日试航,2026年底正式交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