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关注的是,作为中国邮轮市场的“后来者”,全球最大私有邮轮企业及欧洲、南美和南非邮轮市场领导者MSC地中海邮轮在2016年吹响了全面进军中国市场的号角。尤其是黄瑞玲女士履新大中华区总裁后,地中海邮轮在中国市场的产品设计运营,也变得更加具有中国特色。
MSC全面布局大中华区 产品设计更具中国特色
中国邮轮业发展迅速
各大邮轮公司争相布局
来自比达咨询最新的一份报告显示,2016年度中国邮轮市场出游人次达369.9万人次,总收入达67.3亿元人民币。此外,在2016年度,中国邮轮市场的收入规模同比增长了47.6%。
中国交通运输部和中国邮轮游艇行业协会的数据预测,截至2020年,中国邮轮市场规模将会是现在的4-5倍;截至2030年,乘客人数大致将在800万至1750万之间。
不管数据如何,显然,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邮轮市场之一,成为亚太地区最具活力、最大规模的邮轮旅游市场。
实际上,自2006年歌诗达旗下爱兰歌纳号邮轮进入中国,国际邮轮公司对中国市场布局已有10年。但2016年,中国邮轮市场似乎迎来了最“热闹”的一年。
2016年,皇家加勒比游轮公司“海洋礼赞号”、嘉年华集团的“黄金公主号”和“盛世公主号”、地中海邮轮公司“抒情号”、歌诗达邮轮公司“幸运号”等邮轮进入中国市场。于此同时,云顶香港旗下的星梦邮轮,也迎来了“云顶梦号”的处女航。
此外,海洋量子号、海洋水手号、赛琳娜号、大西洋号、蓝宝石公主号、天海新世纪号、抒情号都在上海港集中了最强的运力,全年安排了密集的航次;广州南沙港也迎来了丽星邮轮的“处女星号”。
MSC地中海邮轮全面进军中国市场
产品设计更具中国特色
从品牌而言,地中海邮轮追求精益求精,是唯一一家只专注做一个品牌的邮轮公司。但是,相对其它国际邮轮公司早早进入中国市场布局,2010年才开始进入中国大陆的地中海邮轮可算是市场的“后来者”。在持续投入并耕耘中国市场数年后,2016年,地中海邮轮开始发力,全面加快在华业务的拓展。
2016年5月,地中海抒情号全面翻新后,开启了中国上海母港首航。8月,地中海邮轮全面布局大中华区市场,在上海设立大中华区办公室,并正式任命邮轮行业的资深高管黄瑞玲女士履新大中华区总裁。9月,地中海抒情号开启天津港首航;宣布地中海辉煌号将于2018年5月亮相中国。11月,地中海邮轮宣布中国母港新战略,组建更专业的本地销售团队。12月,携手凯撒旅游打造首个“环中国海”循环航线。日前,黄瑞玲女士还在一场业界媒体见面会上透露,新的一年地中海邮轮将加大与旅行社伙伴的合作,并更多地开展培训与考察活动。
值得注意的是,黄瑞玲女士履新到岗后,地中海邮轮有了众多改变,非但是人事变动上的,还有产品设计上的。尤其是对于地中海抒情号在中国的运营,地中海邮轮做了很多中国特色化的改变。
地中海邮轮首席执行官Gianni Onorato透露,2017年下半年,地中海辉煌号将在投放中国市场之前进入船厂进行改建,以进一步对其卓越的宾客体验进行优化和个性化定制,为宾客提供更流畅的上网体验和前卫的购物体验。
“热闹”背后的思考
产品同质化问题待解
中国邮轮市场在“热闹”的背后,其发展也存在供给增长过快的隐忧,产品的同质化也给邮轮的销售带来压力。有业内人士认为,以包船为主的分销模式,在邮轮进入中国市场之初成为推广邮轮出游方式的助力,但随着市场发展,其价格管理混乱、产品同质化严重等问题,也为行业发展带来了弊端。
据悉,现有邮轮市场中,航线多在5-7天内,停靠点多是日本和韩国的港口。这也意味着,日韩航线成为了各大国际邮轮公司在中国区业务的主流航线。从业内交流情况来看,除去暑假和黄金周,其他时间中国母港邮轮产品的客群中,50岁以上的中国游客占比超过70%,甚至达到80%。这样的行情除了让客群结构单一之外,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品价格。
此外,尽管航线的差异化成为邮轮公司实现差异化的重要因素。但是,给破局产品同质化带来希望的差异化航线仍然有很多不适应中国市场的地方。其中,一个最为典型的特点便是“叫好不叫座”。
比如,一些采取分段售卖的邮轮产品从时间和空间上给了游客更多的选择,是很好的尝试,但是,这样的模式也考验着邮轮公司的分销能力。一些长航线的邮轮产品,其推出和销售的时间过长,间接提高了产品的成本价格。
而在东南亚的邮轮产品方面,其航线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吨位、签证、岸上游等多个问题,因此,有业内人士认为,在东南亚等国,吨位较大的邮轮并不适合,但这样的船只往往会面临娱乐设施相对较少的问题。尽管这个问题可以通过海上接驳来解决,也就是有接驳船从远离海岸的地方将游客接到岸上,无需船只停泊。然而,这也需要诸多资源。
未来,国际邮轮大佬想要如愿在中国市场上捞金,还需经历更多的市场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