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生设计的船舶可以组成浩浩荡荡的船队,44岁时只身赴京接受绝密任务,主持设计新中国第一代远洋航天综合测量船“远望号”。他少年立志,一生不渝;青年求实,执着创新;耄耋之年,依旧秉烛前行。他先后主持和参与了六七十种型号的船舶设计,一生设计的代表作,可以组成浩浩荡荡的船队;他是新中国造船事业的重要奠基人之一,曾与陈景润一起荣获首届“何梁何利基金”。他就是著名船舶设计专家、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〇八研究所前总工程师,中国科学院院士许学彦。
1924年5月11日,许学彦出生在江苏武进。父母给他取名学彦,寓意其成长为才学和品德兼备的人。许学彦幼年时期,陪伴他最多的是祖母和母亲。祖母和母亲勤劳善良、乐善好施的品德,培养了他温和、谦让、与人为善又不乏倔强的性格。
许学彦小时候喜欢在河里游泳、划船,由于他是五兄弟中的老大,划船都是他掌舵,想到哪里就能划到哪里,这让他对船产生了一种感情。六岁时,许学彦就读于北夏墅村小学,1935年夏天,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江阴南菁中学。初中二年级时,抗日战争爆发,学校被迫关闭。许学彦一路逃难,经安徽九龙岗、阜阳、河南信阳、湖北武汉、湖南常德、沅陵等地,最后到达贵州铜仁,并相继在国立第三中学和国立第十四中学继续学业。
这让许学彦感慨于中国国防力量的薄弱,暗暗下了决心:上大学要报考和国防工业相关的专业。1944年,许学彦同时报考了西南联大航空系、浙江大学机械工程系、平越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和兵工学院四所院校,居然全都被录取。正当许学彦准备选择其中一所院校时,重庆交通大学造船系招生的消息改变了他的初衷。他毅然放弃了原先报考并被录取的四所大学,选择了可以保送就读的重庆交通大学造船系,走出他日后成为一代船舶设计专家的关键一步。
抗战胜利后,重庆交大迁回上海,许学彦有幸成为辛一心教授的学生。辛一心是当代中国船舶设计和科学研究机构的创始人,也是第一批公费留学英国的大学生。许学彦回忆:“辛一心知识渊博,诲人不倦,在交大开课最多。他讲课时,不缓不急、条理分明、重点突出、很有特色。学生课后翻看记录的笔记,像是一本完整的教材,我至今都留着他的讲课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