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电机与发电机

我国目前最先进海洋综合科考船10月首航

   2016-10-13 船海装备网5050
核心提示:  今年10月,我国目前最先进、新一代全球级现代化海洋综合科考船向阳红01将赴东印度洋南部执行首航任务。  这艘曾让无数海洋
海洋综合科考船 向阳红01
  今年10月,我国目前最先进、新一代全球级现代化海洋综合科考船“向阳红01”将赴东印度洋南部执行首航任务。
  这艘曾让无数海洋科研人员心心念念数十年的“心之船”,到底长啥样,有何用,“牛”在哪儿?请跟随《经济日报》记者一起走进“向阳红01”,一睹它的“芳容”。
  能像螃蟹横着“走”
  青岛,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码头,“向阳红01”巍然屹立。白皙的“皮肤”、挺拔的“身姿”、流畅的线条,远远地只是一瞥,记者已将芳心暗许。
  及至登船,在甲板处极目远眺,碧波滚滚,心胸顿阔。不过,还未来得及细细品味这美景,船员告知“船已离开了码头”。没有想象中的颠簸,亦没有轰隆隆的噪声,“向阳红01”就这样静静地开启了海试之旅。
  “刚才注意到它的离开动作了吗?”人群中同行的一位记者忽然提醒。原来,起锚后,“向阳红01”像螃蟹一样横着离开了码头。“这主要得益于艏艉安装的侧推装置,通过控制艏艉侧推的螺旋桨,船舶可以实现原地360度转圈、前后左右平移等特殊操纵。”船长张志平耐心解释。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侧推装置,“向阳红01”艉部安装的两个全回转推进器,不仅让船操控起来更为灵活,还具备动力定位功能:船舶可以靠计算机和传感器进行船舶位置、艏向、航迹精确定位,即便遇到五六级风,定位精度仍能保持在0至3米范围内。也就是说,在一定的风力和波浪范围内,“向阳红01”能通过操作系统控制船身浮动,使船舶“纹丝不动”地待在指定的位置上。
  对普通船只来说,这或许无关紧要,但对科考船来说,定位的准确与否则十分关键。“固定位置有利于海上科研项目的展开,比如定点的海底岩石取样等。”“向阳红01”的“东家”——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副所长魏泽勋说,海洋科学考察等海洋活动对船舶的定位提出了严格要求,只有船舶位置固定了,科考取样才更精确可靠。
  船继续平稳前行,在工作人员带领下,记者走进其中一探究竟。白色的天花板、亚麻布纹的米色壁板、深蓝色橡胶地板……船舱内处处洋溢着温馨气氛,给人家居的感觉。
  “向阳红01”建造者——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渭龄告诉记者,“向阳红01”可在除南北极冰区以外的全球所有海区航行,集多学科、多功能、多技术手段于一体,是海洋科学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发的海上移动实验室和试验平台。而这样的装修风格主要基于现实考虑:由于大型科学考察船长时间在海上航行,且舱室空间普遍较为局促,故在整体内装上避免对比过于激进、强烈的装饰风格,设计手法以简单、舒适、实用为主。
  “研究所有了自家科考船!”
  坐在目前国内最先进的科考船上,魏泽勋百感交集:“我们研究所终于有了自己的科考船!”2016年6月18日,“向阳红01”正式交付,入列中国国家海洋调查船队。那一天,听闻消息,一些退休的科研人员赶来了,46岁的魏泽勋和同事激动得像孩子一样。
  难怪他们兴奋,这艘科考船,海洋研究所几代人盼了数十年。“正如士兵奔赴战场需要配备子弹手枪,进行海洋探索同样离不开‘利器’科考船。”魏泽勋说,现场调查、观测和试验是海洋科研的基本手段。以前,研究所有了科研需求,要么去有船的部门协调,在人家出海之余租船跑一个航次,要么在别人的船次上搭载几项试验。“麻烦不说,有时因为船期不合适等原因,一些科考项目只能无奈搁置。”
  开展海洋调查特别是深远海调查,需要更多海洋科考船。然而,现实让人有些尴尬:目前,作为我国大洋科考的主力船舶,“大洋一号”处于常年无休的状态;设计寿命原为30年左右的“向阳红09”,现在已是超龄服役;承担极地科考任务的“雪龙”船破冰能力相对有限,缺乏现代化地球物理和海洋生物资源调查装备,亦处于超负载使用状态……
  国家海洋局副局长陈连增曾表示,美国有71艘科考船,与其相比,我们还有很大的差距。
  加快海洋科考船建造,大力提升深海大洋调查基础能力时不我待。2012年,国家海洋局联合发改委、教育部、科技部等部门,针对当前我国海洋调查任务多,特别是重大专项实施紧迫,而适用调查船舶少、船舶合作共享率低等问题,为下属研究所申请建造科考船。在此背景下,“向阳红01”应运而生。
  “其交付入列,标志着我国已具备探索世界上任何海域的能力,已具备建造国际一流海洋科考装备的能力。相信随着‘向阳红01’等现代化海洋科考船的投入使用,中国海洋科考将会迎来质的飞跃,中国海洋调查事业将踏上新的征程。”王渭龄表示。
  今年10月将首航
  不过,这艘号称国内目前最先进的综合科考船,到底有何过人之处?
  长99.8米,宽17.8米,总吨位4800,续航力15000海里,可从青岛直接开到美国西海岸;通用干性实验室、通用湿性实验室、地球物理实验室、保真样品实验室、温控实验室……谈及“向阳红01”,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所长李铁刚如数家珍。
  李铁刚介绍,“向阳红01”具备海洋动力环境、地质环境、生态环境、海底资源、能源综合探测等多方面海洋调查能力。服役后,将承担全球海洋环境、海底资源和能源综合探测取样、国家海洋安全环境综合观测与实验等重大深远海科考任务。
  但让李铁刚最为得意的则是,船上搭载的64台(套)调查设备,它们分为水体探测系统、大气探测系统、海底探测系统、深海探测系统、遥感信息现场印证系统和船载网络系统,涉及地质地球物理、物理海洋与气象、海洋遥感和海洋声学等学科。
  其中,最为科学家瞩目的当属海洋多道地震采集系统。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郑彦鹏介绍,海洋多道地震采集系统是探明海底地质构造的最有效手段之一,相当于给海底以下的地层做个CT,在海洋石油勘探领域应用广泛。“向阳红01”船上这套设备的道间距6.25米,比石油勘探领域的多道地震采集系统道间距小一半,因此,分辨率更高,获得的数据科研价值更高。
  “‘向阳红01’船将有助于科学家揭示大洋环境和海气相互作用对我国乃至全球气候变异的调控作用,阐明大洋生态系统的演化机制,查明大洋碳循环与热带驱动机理及其与我国乃至全球气候变化的联系,探索深海海洋的自然规律和本质,自主开展海底热泉、冷泉系统与地球深部过程研究等。”李铁刚表示。
  他透露,“向阳红01”今年10月将首航,执行“全球变化与海气相互作用”专项东印度洋南部水体环境综合调查秋季航次。这个航次将在东印度洋南部通过大面观测、走航观测、锚系定点观测和漂流浮标观测等方式,进行物理海洋、海洋化学、水体生物、海洋遥感现场参数等多学科调查。
  这个航次主要面对的科学问题是:深入认识季风转换期的赤道和边界流系结构及其动力机制、季风转换期海气相互作用过程、南亚夏季风衰退与冬季风建立过程、秋季这个海区海洋化学要素与生物活性层的关系以及浮游生物群落动态对季风环流的响应等。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