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允中一生没有离开过大海,但年近半百才开始创业,于1967年成立了太平船务公司。其间经历了两次石油危机、亚洲金融危机以及国际金融风暴,但公司一如它的名字, 46年“太平”运营。如今年过百岁的他,身家达到了190亿元。
现在,张允中的儿子张松声继续执掌家族企业,延续着张允中的尚“合”之道,化危为机,化险为夷,稳保太平。
张允中等待创业这一天,足有25年。他与大海间的渊源,还要从头说起。
1919年,张允中出生于福建金门一个大户人家。为躲避战争,他随家人来到新加坡。初到异国,张允中先在堂叔的贸易行当学徒,后在舅父的商行里工作,之后又做些小生意糊口。这期间,因为经常用小船运输货物四处贩卖,张允中接触到了船务,开始研究如何经营船公司。后来,他跟人合伙买了一艘二手帆船,开始到印尼做“物物交换”的生意。第一次出海,他用白糖换回了橡胶,但接下来不是海军封锁海面就是遇上海盗,最后损失惨重。
直到1948年张允中加入泰兴源,他的事业才开始转入正轨。泰兴源创立了祺福船务,张允中任总经理。但这家公司既没有船舶也没有船员,仅做代理业务。张允中向老板建议购置船只,以突破外国人的垄断。在他的主持下,祺福船务成为了当时新加坡最大的船公司。在祺福船务的从业经历,让张允中掌握了航运专业知识和经营技巧,于是他决定自立门户。
1967年,48岁的张允中与朋友及两个弟弟合伙,用600万新加坡元成立了太平船务有限公司,购置了3艘近洋船。现在来看,张允中的创业可谓既得“地利”,又逢“天时”。
新加坡地处马六甲海峡东段,是东西方贸易往来的必经之地,东南亚的海上枢纽,被誉为“东方十字路口”。早在19世纪初,新加坡就已经是海运货物的集散地和中转地,成为国际航运中心。在此开办公司,尽享“地利”。
而1967年对于新加坡来说,别有一番深意。新加坡于1965年独立,对于这个经历了日本占据和英国殖民的新生国家来说,百废待兴,正需要各种原材料开展国家建设,这给航运业带来了绝好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1967 至1973 年恰逢航运业的全盛时期。逢此“天时”的张允中,大力发展公司业务,7年间就拥有了40多艘船舶,初步奠定了行业地位。
航运业如同大海的波涛一样,起伏难测,在海中搏击的张允中,总以“稳健、保守”的座右铭提醒自己。“我重视风险更甚于获利。”张允中如是说。因此,太平船务的每项投资和经营策略,都是根据长远战略制定的。
太平船务成立初期正逢其时,但不久后就爆发了石油危机,苏伊士运河关闭,船舶无法通行。世界航运业陷入了不景气阶段,不少船公司倒闭。但此时的张允中却与众人背道而驰,购置了一幢17层的商业大厦作为公司的总部,并大胆开拓新业务。此时太平船务集中发展海外干散货业务,与客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维系人脉。同时在低谷期低价购船,调整公司运力结构,夯实硬件,这些都为公司的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危机过去后,早有准备的太平船务一下冲到了别人前面。
其实,如此高调的行事作风并不是张允中的经营惯例,他更多的是以“退让”的姿态发起反击。上世纪80年代初,航运业又迎来了低谷,张允中把公司的65 艘船缩减为42艘,淘汰了部分近海小型船舶,集中力量发展远洋船和集装箱船,运力反而增加了十多万吨。在危机中,避开锋芒,淘汰老旧船只,以转型作为发展的铺垫,张允中可谓以退为进。
这位老船长的变通与敏锐,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前,体现得更加充分。2007年,张允中看到航运市场高峰期已持续数年,预感到航运低谷将近,于是放慢了公司的发展脚步。太平船务在2007年适时缩减了船队规模,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太平船务开始不再买船。尽管运力缩减使太平船务的运力排名有所下降,但放慢脚步也让太平船务降低了危机带来的损失。
张允中高明的策略不单单体现在应对危机上,对于企业的发展,他的眼光更加独到。张允中深知不能与跨国航运公司直接抗衡,于是转而大力开发中国市场。太平船务是最早与中国开展合作的海外船公司之一,早在成立之初,太平船务就开展了中国业务。现在,中国作为全球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以庞大的货量和绵密的航班回馈着太平船务,也印证了张允中当年的眼光。除了注重中国市场,太平船务也在实施多元化战略,重视对新航线的投资。
目前,太平船务的航线设置包括远东到欧洲、黑海、加拿大、印度、红海/波斯湾、东非、西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南美东岸、美西、美东等。此外,太平船务还对信息技术部门进行了大量投资,将积极开展电子商务作为公司未来发展的战略之一。
如今,太平船务已由一家散货运输公司发展成为亚洲最大的船公司之一,集装箱运力排名全球第18位。同时,公司成立了香港胜狮货柜公司,从事集装箱制造业务。2006年,太平船务作为保荐人,发起设立了以投资船舶为主的商业信托——太平海运信托。这些无不体现了张允中“合适宜”的发展之道。